本报讯(闫文学 陈明)金花集团LNG项目、国际风能源开发项目、元通大厦、宗湾子大桥、南沟油煤气水保综合治理项目……一个个重点项目如繁星点点,镶缀于洛河两岸,助推着吴起“项目”大船踏浪前行。
经济实力连续入围“西部百强县”、“陕西十强县”,并首次跻身于“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摘取了“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全国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的桂冠,吴起科学发展的脚步总是在铿锵有力地向前迈进。
2012年,是吴起进军“十二五”、快马扬鞭实现城乡统筹发
展的春天。吴起在完成新一届四套领导班子组建后,再次用开放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跳出吴起看吴起,立足延安看吴起,站在全国看吴起,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对县情进行再认识。“体检”中发现,结构性矛盾突出、县富民穷、农业产业化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因素,成为吴起新一轮发展的“短板”。
吴起的“项目支撑论”
通过“体检”,面对发展的“短板”,吴起开始着眼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再次踏上了转型的征程。
在这一征途中,以统筹为方
法论,以农业产业化、水利一体化、环境生态化、服务均等化为落脚点,成为吴起发展的内在追求。
在充分实现这些华丽的追求中,如果把吴起的发展看成是拾阶而上,那么,一个重点项目就是一个台阶,吴起会沿着这些台阶一路走下去,直至科学发展的峰顶。
吴起县委书记刘天才说:“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项目就是一份带动力。要牢固树立抓项目的工作理念,建立‘不抓项目就是不抓发展,不会抓项目就是不会抓发展,抓不成项目就是水平和能力不强\’的评价标准,要
加大争项目、争投资工作力度,力争使全县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挤进省、市的大盘子。”
2012年,吴起相继确立了80多个重点项目,加上续建的60个项目,投资规模达到244亿元。这些项目,承载着吴起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梦想,构筑起吴起转型的阶梯。
吴起“项目支撑”的“化”学反应
实现吴起的成功转型,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项目的支撑把吴起拉进了科学发展的轨道,新续建的141个重点项目经过一天天“发酵”,孵化出一个科
学发展的吴起。
通俗地讲,如果把重点项目看作是一个个珍珠,那么把这些珍珠串列起来的主线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在吴起如何落地,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是一个“化”字,也就是产业化、生态化、一体化、均等化等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变成了具体的形态,如何进行“化”学反应。
——农业产业化。实施退耕还林后,吴起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开始追求产业化发展。乡乡成立了小户型养猪联合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养鸡、大棚菜、劳务公司等,还有在旅游产业上确立的南梁、大吉沟、红军纪念园等项目,走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视野,并为之服务。(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干群一心汇铁流苦战一年显实效——写在宝塔区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一周年之际
姚引良书记亲切慰问环卫工人樊一蓉孙霞365日,告别了“脏乱差”,使城乡环境大变样;365日,告别了不文明行为,处处洋溢文明新风;365日,飘动在城市里的“红袖章”成了一道温暖人心的独特风景……如今,行走在...
延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