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肖卉记者强国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管让社会更和谐。
年终岁末,盘点2012年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的各项工作,但见亮点频出、精彩纷呈,令人刮目相看。这一年来,作为“城市卫士”的市城管监察支队,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行业监管,推行精细管理,提升监察水平,改善城市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城管监察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线工作法”提质提效
按照市城管局党委的部署要求,市城管监察支队围绕“争做优秀城管干部,争创一流工作业绩”这一主题,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全队上下真抓实干,自我加压,比学赶超,争创一流,形成了“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机关科室服务一线、执法人员工作一线,在一线转变作风、在一线服务群众、在一线联络感情、在一线破解难题、在一线体现创新、在一线培养能力、在一线树立形象”的良好格局,确保了各项工作实现提质、提速、提效。
——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包抓联系点制度。支队各分管领导采取“日常检查亲临一线、整治活动靠前指挥、棘手问题亲手协调”的方式,认真落实“领导指挥在一线、检查指导在一线”的要求,各分管领导全年深入包抓部门协调解决基层实际困难问题15件,参与各类重要活动17次,有力地推进了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深入开展机关科室联系基层部门活动。支队机关各科室采取“定向联系一个部门、定期参与一线活动、定期接受基层锻炼、对口解决配套问题”的方式,全年参与一线执法管理活动21次,为基层部门对口解决配套问题8件次。
——推行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制度。支队各主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深入基层,采取“坐班接访、预约接访、带案下访”的方式,认真落实“情况掌握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的要求,全年接待重点上访对象11人次,走访5人次,解决基层
矛盾纠纷问题9件(次),使一批长期遗留的信访纠纷问题和管理棘手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开展科室部门季度评价活动。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干部述职、现场答问、民主评议”的方式,认真落实“工作推进在一线、成效检验在一线”的要求,分批对16名机关工作人员、8名支队副职及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季度工作评价,形成了干部自我总结、自我剖析、自我锻炼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干部综合素质提升。
——推行执法案件包案落实制度。采取执法案件“属地管理、基层调解、包案落实”的办法,认真落实“问题解决在一线、任务落实在一线”的要求,各部门全年处置各类执法管理和信访纠纷案件15起,无一例案件处置推诿、问题上交现象发生。
精细管理精益求精
本着“事事高标准,处处严要求,工作无差错,小事不放过”的管理要求,该支队把落实精细化管理标准作为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健全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标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能,不断做细、做精、做实、做优城管监察工作,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力求精品,打造亮点。
结合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实际,他们制定出台了《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制度》、《执法案件评查制度》及《城管制式服装配置及管理办法》等多项行业管理制度。同时,狠抓基层大队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在人员管理、执法管理、事务管理、物品管理等方面初步建立了相对独立运行的基层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完善了《直属大队量化考核细则》和机关科室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以南关街、二道街、东关街为试点,通过细化管理项目、提高管理标准、严格查处违章等措施,深入开展“店外无经营一条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路段的引导促进作用。制定完善了《城管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和《行政处罚流程》,坚持“执法管理、行政处罚、物品管理”相对分离,实行“违章登记、相对人谈话、自我保证、相对人培训”。结合数字化城市管理,
完善了《热线投诉处置流程》、《媒体舆论信息管理与处置办法》,实行限时办结、按月评价、责任追究,全年共受理热线投诉案件1235起,办结率达98%以上。出台了行政执法、行政效能、行业作风、管理责任等四项责任追究制度,先后对5人(次)实施问责。严格落实《直属大队量化考核办法》,全面推行工作人员岗位绩效评比,促进了管理效能的提升。
依法行政是该支队执法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他们坚持以依法行政为核心,用刚性的制度和有力的手段,强力推进城管监察工作。组建了环卫监察队,派驻宝塔区开展监察执法工作,为宝塔区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采取“入巷、让道、定点”的办法,科学设置政策性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蔬菜直通车等摊点,取缔了市区多年来的夏季冰柜摊点,按照“分类批办、限制批办、限时批办、分类监管”的要求,全年受理各类批办事项624件次,办理573件次,查处违规摊点67起,达到了依法监管、规范管理。出台了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标准,全年办理执法案件678件。采取“部门自查、季度评查”的方式,及时发现和整改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案件办理质量。
整治市容秩序提升城市品位
围绕打造“宜居城市”和建设“幸福延安”目标,市城管监察支队扎实开展市容秩序整治活动,全面清理各类有碍市容观瞻的城市违章现象,为提升延安旅游形象和城市品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容保障。
结合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重点的市容管理任务,今年以来该支队共开展各类不同主题的市容整治活动10次,纠正和查处市容违章行为8300余起。春节期间,采取“内控外疏、市场疏导”的办法,全面加大市容整治力度,合理设置节日疏导市场,强化节日摊点管理,保障了城区良好的节日秩序。春节过后,采取“全员出动、逐街排查、逐户清理”的方式,全面清理节后遗留的破损装饰物,坚决取
缔逾期经营摊点,使城区市容秩序及时恢复正常。针对春季回暖、流动商贩回潮等市容管理问题,以严查占道行为、乱贴乱挂、流动商贩、乱堆乱放等为重点,深入开展春季市容秩序综合整治,确保了城区市容质量稳步提升。针对城区建筑渣土运输违章现象,采取深入工地现场检查、重点路段设点检查、易违章工地跟踪检查等方式,深入开展建筑渣土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建筑渣土处置行为。“五一”、“十一”旅游旺季,采取“专项治理、定向巡查、设岗监管”的办法,加大对旅游景点、广场游园等重点部位的市容整治力度,严控流动叫卖、围追游客等现象,为来延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针对夏秋两季蔬果大量上市、近郊农民进城销售的管理问题,采取“中心城区严控、城区外疏导”的办法,在红化沟、翟则沟等城区入口处合理设置蔬菜早(夜)市,严控菜农进城占道销售。采取“重点部位严查、突出问题严治”的办法,保障了全市“两会”、中高考、党的十八大期间良好的市容秩序,圆满完成了纪念5·23讲话70周年、红色文化旅游季等10次重要接待任务。
与此同时,他们不断创新执法管理模式,使专项治理工作步入长效化。一是广告牌匾管理程序化。采取“逐店登记、变更审批、规范设置、违章拆除”的办法,坚决取缔一店多牌、违规设置行为,有效净化了城市空间。二是占道亭棚管理规范化。采取“建档登记、动态监控、限期整改、强制取缔”的办法,依法取缔违章设置的报亭、早餐厅13个、拆除违章搭建2处,有效地控制了违章现象蔓延。三是条幅宣传规范化。采取“限制审批、规范引导”的办法,实行商业宣传条幅零审批,政策宣传条幅限制批,坚决查处乱挂条幅现象,城区内传统的条幅宣传模式逐步转向电子屏幕宣传。四是少数民族和残疾人商贩管理人性化。采取“部门联动、上级把关、政策优惠、合理安置”的办法,在大东门夜市、亚圣巷合理安置了一批维族商贩,联合市区残联在丽融巷开辟残疾人一条街,安置少数民族商贩11户,残疾人54
户。五是殡葬管理长效化。采取“教育引导、定点设置、事后查处”的办法,规范灵棚搭设行为,坚决查处占道销售殡葬用品现象。六是市场管理多元化。采取“社会参与管理、辖区部门监管、摊群点自治”的办法,严格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严查违章经营行为,保持了整洁有序的市场经营秩序。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城管监察队伍作为一个“窗口”行业,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城管监察支队坚持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主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城管精神,树立公正、文明的执法形象,着力打造“城市文明卫士”服务品牌。
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队员的综合素质、执法能力等方面。为了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该支队采取“日常学习、部门自主培训、支队集中培训”的办法,严格落实周三学习制度,全年开展机关学习48次,部门培训10次,集体培训2次。组织党员到王家坪、枣园接受革命教育2次,开展专题学习活动4次。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经常性的开展反腐倡廉专题学习,增强党员拒腐防变能力。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组织开展党员承诺、“三亮三比三评”、争创“党员示范岗”等主题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强化内部督察与社会监督,建立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完善了支队热线二级平台,认真落实亲民联系卡制度,广泛接受群众举报、投诉,严查违规违纪行为,城管监察行业作风明显好转。以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为契机,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责令17名不在岗人员及返岗人员按规定履行了相关手续。
今年花胜去年红,料得明年花更好。2012年的璀璨历程就要翻过,2013年的壮丽画卷即将展开。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为了建设和谐靓丽幸福的圣地延安,市城管监察支队正以创新的思路、坚实的脚步,继续攀登着、探索着、前进着……D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窦红)2012年以来,工行延安分行以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支撑,创新经营模式和产品,实施专业化运作,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截至12月20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31亿元,当年累计投放20亿元,贷款增长达34....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