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是榆林市总揽全局的战略性任务,也是确保全市人民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的总抓手。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篇大文章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迅速投入到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延安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篇大文章,要加快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镇化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最显著的特征,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途径。去年,榆林市完成了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产业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加快了12个县城、33个重点镇、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大批产业类、住房和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类项目开工建设。今年,我们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功能,统筹考虑预期人口承载,加强住房、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确保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满足群众需要。要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不仅要搞好公用设施,而且要配套学校、医院、商场、文化、健身等公共服务。要全面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实现城乡保障体系并轨,让进城农民公平且有尊严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要认真规划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确保进城农民“进得来、稳得住、能致富”。
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篇大文章,要突出“富民”这个重点。要按照市上确定的“种植环节提质、加工环节增值、流通环节增效”的思路,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持之以恒地抓好苹果、大棚菜、舍饲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能致富,努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要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按照足额兑付中省市和地方配套给农民的财政转移资金,决不能截留、克扣和挪用,切实保证农民的转移支付性收入;要顺应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趋势,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加强培训,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条件,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不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让农民在土地流转、土地征迁中获得更多收益,坚决防止和严厉打击肆意侵占群众利益的行为。 (下转第七版)
—
本报评论员
新闻推荐
马俊龙冯学东“有了这些便民服务卡,一看啥都明白了,在便民服务厅一次就能把事情办好,再也不用白跑腿儿了。”延安市宝塔区松树林社区服务中心杨家峪村村民杨红丽乐呵呵的说。早上9点多,她来到便民服...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