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强国峰)5月份以来,市客运办采取定点检查和不定点巡查、明察和暗访的方式,整顿规范出租车市场秩序。
年初,市区原来挂靠经营的453辆出租车集体“易主”,全面推行“公司化经营,员工化管理”模式,使市区出租车市场个体承包、挂靠经营的格局得以打破,走上了出租汽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但是,出租车拼座、拒载等违规现象和服务质量差的问题依然存在,不但严重影响了出租车行业形象,更有损于圣地延安的整体形象和声誉。按照市交通运输局的安排部署,市客运办及时成立了由6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城市客运规范运营优质服务联合执法小组,在市区共设11个检查点,每组2名以上稽查人员,同时抽调6辆稽查车进行巡查,对公交车、出租车的安全设施、卫生状况、服务质量及公交车、出租车的违规违章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查处,重点打击市区内非法营运的出租车、异地营运车辆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稽查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在市区范围巡查,对可疑车辆进行细致盘问、详细登记。短短一周时间,就查扣非法营运出租车15辆,零担货运非法载客11辆,无牌下线出租车3辆。与此同时,在出租车从业人员中开展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服务技能、安全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并进行延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结合行业特点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五个文明”(语言文明、仪表文明、车容文明、行车文明、经营文明),成立文明特色车队,让乘客坐上舒适车、放心车、满意车,树立行业新形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江峰)日前,由中国高校社团网主办,中国高校社团网理事会等协办的“2012年度(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团”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延安大学三农学社在评选中荣获“三农类社团特别奖”荣誉称号。评委...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