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要换届了。
接到电话,不觉心头一振,这是来自母校延安电大的消息。一时间,这所学校和她所承载的往事,又一次在思绪里浮现。
那年,当我听说我考上的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时,心里直犯嘀咕:没有围墙多危险啊,为什么不修个围墙呢?这毕竟是一种好奇,进校后才明白,这所学校不光有围墙,而且还高挺而结实。
毕业后的日子,每一次到延安出差,中午那一段时间不好打发,就独自到凤凰山麓,围着那座黄红相间的转角教学楼和后方的一所板式七层宿舍楼走上好几圈。人很奇怪,随着韶华飞逝,总喜欢在一缕缕如烟往事中找到某些曾经的印证,你为她欢乐,为她忧伤,为她挂念,为她执着,怎么做都不过分。然而,这种习惯随着山下的市政改造和新校改迁一下子打破,在那里再也找不到熟悉的一草一木,虽然简陋、陈旧,虽然平实朴素,可是当你带着一份纯真在那个地方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无数次后,她就已经不再是一些凝固的线条,一些时空的符号,而逐渐成为一种默默的牵挂,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印记。
快乐时光,莫过于晚自习后到熄灯前的那一段时间。宿舍里一阵忙碌,有人在刷牙,有人在洗脚,有人为一片围棋的死活而争得面红耳赤,杀机弥散。有人甚至为某位女生连衣裙上的一只蝴蝶是黑是白而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白天发生的,晚上倒成了焦点。不和谐的事也有,我们班就发生过一个男生宿舍门坏了,就有人斗胆从四楼女生厕所把门卸回来装上。还有人夜里用筷子敲水管子,试图给住在下层的心仪女生传递一个他睡不着的信号。
一个宿舍,方寸实小,可天地乃大。一所学校,天地实小,可岁月乃大。当你有一天走出校园的氤氲书香和草色葱茏,你会发现你原先并不在意的一些细微末节,会成为你一生中不可能再重复的片段。这时候,剩下的只是落叶簌簌划过北方的大地,只有欲罢不能的苦苦依恋和难以割舍的深深回望。
我至今认为,电大宿舍楼二层大厅悠扬飘出来的音符是我平生听到的最曼妙,最勾魂的旋律。以春天般的音色朗诵我诗歌的那个白白净净的女生,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而在一次晚会当中能换好几条裙子的那个娇娇弱弱女生,后来去了上海。一个男生,陕北民歌唱的老好,就是脖子伸的老长,我甚至从他身上总结出一个真理,唱歌绝对是个体力活。人各有志,鸟雀纷飞。聚散与离别总不遂人意,上帝所能给与的,不仅仅是护佑,还有难以预料的风雨苍凉和跌宕曲折的漫漫征途。
在换届会后的小酌间,我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几个老师。白驹过隙,二十年了,他们(她们)白发悄生,但风采使然。那些点点滴滴没有随风而去,没有在时间的追杀下陷于模糊,而是愈发地清澈和透明。一些青春的面孔渐行渐远,一些年少的轻狂慢慢归于平静,一些生动的场景轻轻滑入岁月,一些闪烁的灯火徐徐爬上夜空。追忆的人很孤独,甚至一生。但是,很充实,甚至一生。
今夜,我醉了,只几杯,就微醺,就亢奋,就被一种莫名的强迫带回青色的年代。今夜无眠,为一所学校,为一些人,为一段记忆,为她三十五周岁生日,为一些提在时光袋子里的来不及珍藏的瞬间。
●李全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维彬)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商南县人民政府主办,金丝峡景区管委会、《陕西文学界》杂志社承办的秦岭最美是商洛“金丝峡杯”全国征文大赛日前公布终评结果,榆林市青年作家秦禾的《金丝归来不看...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