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河庄坪镇刘新庄村的曹海英家里有7孔石窑洞,这在刘新庄村算是相当不错的宅院。可是就在今年7月份的强降雨中,7孔窑洞因山体滑坡全部成了危窑,现在一家6口人不得不住在政府提供的安置帐篷里。
9月6日一早,住在安置帐篷里的曹海英早早吃了
饭,穿戴的整整齐齐,等着镇里安排的大巴车来接他们。
原来昨天下午他们接到了村干部的通知:区上明天组织受灾户参观延安新区。得知这一消息,曹海英夫妇激动不已。喜欢关注新闻的曹海英,早就从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了关于延安建设新区的报道,儿子骑着摩托车去过一次新区,回来后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老俩口讲述新区的见闻:“场面非常大,上千台的机械同时在施工……”;“站在工地上,四周几乎都看不到边儿……”儿子的话,让曹海英老俩口萌生去新区看看的强烈愿望。现在,政府组织去新区参观,他们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这天上午,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曹海英夫妇和乡亲们一道,乘坐镇里统一安排的大巴车,驶向延安新区(北区)。
“这儿下去就是桥儿沟,看看,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从这下去是尹家沟,这儿将来规划一部自动扶梯,坐扶梯上来就到了新区……”;“咱们的车是从这个方向上来的……”大巴车行进在新区(北区)已平整出的一万五千多亩的土地上,新区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向大家作着介绍。
新区平整出的地块很大,许多人都辨不清方向,曹海英却没有迷失方向,她对这片区域太熟悉了。20
多年前,在桥儿沟中学上中学的曹海英几乎每周都要从河庄坪的家里出发,翻山越岭去桥儿沟中学上学。“我要先从家里出发翻山下洼走到碾庄沟口,然后再从碾庄走到桥儿沟,每次去学校都要走将近四个小时。”“没想到,原来的那些山峁沟梁现在竟变成了宽阔的平原,新区建成后,和桥儿沟连成了一片,从新城到老城,那得多方便啊!”曹海英由衷地感叹。
在新区建设指挥部的展厅里,曹海英仔细“研究”了新区的规划沙盘,还不停地询问工作人员关于安置房的具体细节,听到解答后,曹海英满意地说:“一直都想搬到城里来住,但又不想当个‘租房户\’,要是将来新区建有价钱优惠的安置房,我们就想搬来住,这里有学校、医院,公共设施齐全,要是能住在这里,以后儿子打工、孙子上学都会很方便,我们也就成了名符其实的‘城里人\’了!”
参观完后,曹海英站在新区指挥部门前的观景台上,让一同来的乡亲们用手机给自己和建设中的新区拍了几张照片:“回去要拿给儿媳妇看,看看新区平出来的这块场地多美气!”
聚焦新区建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许恒瑄记者强国峰)9月23日,市卫生局对全市防汛救灾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了表彰奖励。面对百年一遇的特大强降雨灾害,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和广大卫生工作者,...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