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减负问题之所以得不到根本解决,除了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考试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外,也包括家长的心态问题。相当多的父母“盼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的成绩、技能、才艺等各
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这种对孩子完美未来的追求被无限放大,结果就是给孩子不断施压。
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培训班、特长班不断涌现,形成了“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
负,家长增负”的现象。可以说,无论是家长“望子成龙”的焦虑心态,还是不甘于人后的矛盾心理,都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大原因。
(延安实验小学孙俊霞副校长)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愿意在40分钟内提高课堂效率,精讲多练,把应该掌握的知识落实到位,回家后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孩子。但兴奋过后留给我们的还有冷静的思考——这些时间孩子们是怎样利用的呢?教育部门的“好心”是否真的有了我们期待的好的结果?刚开始学生和家长对
于不留作业都很开心,一段时间后,有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基本没什么书面作业,吃完饭就上网打游戏。这种现象就好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忽然来了个紧急刹车,我们想减速的同时是不是有点急于求成,我们在没有把各个环节都疏通好的时候,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表面问题,这样我们就
要为此承担它所带来的后果。细想一下,这个规定看似实施者是老师,其实只有家、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配合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如果我们还只关心分数,减负很难落实到位,不留作业的后果可能是学生大量的时间被课外班所挤占,学生反而更累了。 (马家湾小学教师冯爱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春光康龙干雄焱)5月16日上午,以陕西省首批工艺美术大师、全国自强模范高河晓名字命名的剪纸艺术馆,在枣园开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继红,市委常委、纪检委书记曾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