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安新闻 > 正文

毛泽东与《红楼梦》

来源:老年生活报 2019-03-22 09:08   https://www.yybnet.net/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更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毛泽东喜爱读《红楼梦》,并且提倡干部读《红楼梦》,他经常征引《红楼梦》中的典故来喻事说理。

推动《红楼梦》的普及

毛泽东公开推荐 《红楼梦》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在会议上、在平时闲谈中,他不止一次要求干部读《红楼梦》。 “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

1952年,毛泽东为了帮助从苏联回国、汉语不太好的女儿李敏提高中文水平,给她列出《红楼梦》一书,要她读。毛泽东还亲自指导她读《红楼梦》,指导时,毛泽东曾为女儿背诵 《红楼梦》中的好多段落和诗词。 1954年,毛泽东在杭州对摄影记者侯波说:你要读一读《红楼梦》,这本书,你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1959年,毛泽东在与水静谈话时,听到水静说读《红楼梦》至少要读三遍时,毛泽东说,“读三遍不够,至少要读五遍以上”。

“怎样做一个艺术家”

毛泽东经常说,《红楼梦》具有丰富的社会史料,而这些丰富的社会史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体察。反之,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总结社会经验,才能写出有生活气息的不朽的文学作品。

1938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演讲,论述“怎样做一个艺术家”。他认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有“良好的艺术技巧”。“中国近年来所以没有产生伟大的作品,自然有其客观的社会原因,但从作家方面说,也是因为能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少了。 ”

《红楼梦》中的封建社会图景

毛泽东透过《红楼梦》中的艺术形象,把握其反映的封建社会现象。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杭州和胡绳等人读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时说:“《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出家长制度是在不断分裂中。贾琏是贾赦的儿子,不听贾赦的话。王夫人把凤姐笼络过去,可是凤姐想各种办法来积攒自己的私房。荣国府的最高家长是贾母,可是贾赦、贾政各人又有各人的打算。”毛泽东还引用《红楼梦》里的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篷窗上”,以此来说明封建社会的兴衰变化,以及封建家长制的瓦解。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再次讲了《红楼梦》中的“护官符”,还背诵了“护官符”,并再次强调:这一段是《红楼梦》的总纲,意在说明它点明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统治结构。书里虽然只写了贾府一家的衰败史,其实是写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官僚政治的衰败史,预示了封建制度的灭亡。

展示对光明的向往

毛泽东是个乐观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之所以推崇《红楼梦》,在于这部现实主义名著在描写黑暗与丑恶的时候,也展示了对光明的向往。

1962年8月,在中央工作会议核心小组讨论中,毛泽东再次谈到了古典文学和《红楼梦》,他说:“有些小说,如 《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 《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 《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希望嘛。 ”

例如,毛泽东在通读了多部古典小说后,与《红楼梦》作了一番比较,认为作者对女性的态度截然不同。在绝大多数中国传统小说里,作者要么把女性作为封建道德的化身,要么作为性工具的化身,他们所刻画的这些女性都没有灵魂、没有个性,作为一个角色、一个生命而言,显得贫乏而单调。只有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刻画的诸多女性才真正表现为人,充分呈现出社会性、独立性、思想性,显现丰满而真实的性格,并且让女性真正成为美的化身。 陈思

新闻推荐

延安市出台措施公开财政扶贫资金信息

3月16日,记者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延安市财政局日前出台《关于全面做好财政扶贫资金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毛泽东与《红楼梦》)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