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吴起新闻 > 正文

黄土地变身“绿海洋” 庄稼汉成了富裕户 延安实施退耕还林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延安日报 2018-08-27 17:48   https://www.yybnet.net/

游客在宝塔山观赏青山环抱的延安新貌(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本报记者 郑鹏

过去许多人眼中的延安,是沟壑纵横、秃岭荒山、尘土弥漫。上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7.8%,年入黄河泥沙占黄河泥沙总量的1/6,冬春季节,沙尘暴频发。

1999年,“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退耕还林政策率先在延安试点,延安确立了以退耕还林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战略思路。20年来,延安累计退耕1077.47万亩,创造了山川大地由黄变绿的历史奇迹。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果、林下经济与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逐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延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百元提高到2017年的11498元。

退耕还林修复了生态

夏日,吴起县王洼子乡郭店子村70多岁的村民冯世海站在村里的山头上,放眼望去,蓝天白云、青山环绕,原来光秃秃的山头和漫天黄尘只能在记忆中搜寻,“那时候,山上没有一棵树,种庄稼也打不下多少粮食,遇到灾年,村民们只能吃榆树皮。退耕还林后,村里的环境渐渐好了起来,山绿了,水清了,山上的野兔和野鸡多了,前些天,我还看到了几只狐狸。”

过去的吴起,农业结构单一,百姓垦荒、上山放牧导致林木和山体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一度有着“种一茬庄稼、脱一层皮,下一场暴雨、刮一层泥”的说法。1997年,吴起县邀请世界粮农组织的专家前来考察畜牧业。专家实地考察后却提出,吴起的生态太过脆弱,不能再继续放羊了。专家的建议给当时还把山羊养殖作为支柱产业的吴起县敲响了警钟。1998年,吴起开始实施封山禁牧、植树种草、舍饲养羊。1999年,中央启动退耕还林政策,吴起走到了前列,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退耕还林在吴起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截至目前,吴起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4.79万亩,林草覆盖率提高到64.1%。

1968年,16岁的张莲莲嫁到了安塞雷坪塔村,她的父亲是一名林业干部,叮嘱她要是实在穷得过不下去,就上山去种树,一定会过上好光景。张莲莲当时并不完全明白父亲的用意,考虑到丈夫王耀武是个木匠,干活需要木材,张莲莲在1981年带着全家人上山种刺槐。90年代初,刺槐已经有碗口粗了,迫于生计卖了200方木材。在砍伐过一次后,张莲莲就再也舍不得下手了。37年来,张莲莲一家人造林1750亩,让曾经尘土飞扬的黄土坡变成了密不分株的青山地。在她的带领下,村里发展起6000多亩经济林,全村95%的荒地都种上了树。

20年来,延安人以延安精神改造河山,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地上持续实施退耕还林,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让延安由黄土地变身“绿海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使陕北地区的绿色整体向北推移了约400公里,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不足10%,提高到如今的46.35%,植被覆盖率高达79.8%,林用地占延安国土面积的78.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延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红色圣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林果产业成致富保障

在宝塔区南泥湾一家林下养殖基地里,上百只吃饱的黑毛猪在地上打滚、散步、追逐,工作人员史应东看着这些猪,好像看到了一个个来回奔跑的钱袋子。他向记者介绍说,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延安的森林覆盖率越来越高,林子里的野猪也越来越多,他和伙伴就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办起了占地30多亩的森林猪养殖基地。基地里没有种猪,所有的猪都是家猪散养进入林区后和野猪的杂交品种,这里的猪吃野草、树籽、杂果,喝林区泉水,可健康了。

史应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森林猪瘦肉率达70%以上,不含农药残留物和任何饲料添加剂,一斤肉就能卖到40元钱,一头猪能卖4000多元,一头猪仔也能卖到1000元,比羊肉还贵。2017年,基地共出栏260多头森林猪,收入近80万元;今年的存栏在500多头左右,收入差不多能翻一番。”

记者了解到,像史应东这样的林下养殖户在南泥湾共有11户,南泥湾的森林猪存栏达3015头,森林猪已经卖到了全国10多个城市。

2008年,延川县梁家河村木军塬上的地准备退耕,要搞经济林,村民张卫庞将自己的10亩退耕地全种上了苹果。2015年,张卫庞的苹果卖了5万多元;2016年卖了40万元。

“我一人富不算富,只有梁家河的群众都富了,那才叫富!”2016年,张卫庞注册了延川县张卫庞苹果种植合作社,吸收了137户合作户;2017年,合作户已发展到379户。

目前,梁家河环线万亩生态有机果园已经形成,主要涉及梁家河、贺家河、白家塬、破石河、杜木塬5个行政村,果园面积达10630亩,其中挂果面积3600亩,产量4500吨,产值3420万元。万亩生态有机果园以市场为导向,从提高苹果的质量入手,走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延川苹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靠着退耕还林,延安的庄稼汉成了富裕户。据统计,2017年延安苹果面积、产量分别达到367万亩和323.3万吨,实现年产值百亿元以上,林下经济年收入8.1亿元,成为延安最大的农业主导产业,也成了延安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项主要产业。在产业的支撑下,延安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13%下降到了2017年的3.86%。

新闻推荐

胜利山下 军民情深 吴起县双拥共建小记

本报记者李瑞吴起,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吴起。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吴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吴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黄土地变身“绿海洋” 庄稼汉成了富裕户 延安实施退耕还林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