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基层,倾听民声民意;深入一
线,记录时代脉搏。
按照中宣部的要求,今年春节期
间,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新华社陕
西分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陕西分社、
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和
省级主流媒体,组成强大阵容,不辞辛
劳、顶风冒雪踏上圣地延安这片红色沃
土,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与
农民群众拉家常、交朋友,一起过新年,
了解群众的切身感受,关注延安经济社
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集中采
访报道榆林市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变化情
况和新春新气象、新亮点。
人民日报记者杜峻晓、潘岗和蒋建
科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2月10
日风尘仆仆地赶到延安。车进延安,已
经下午4时多了,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询
问是否休息一下再去采访,他们回答得
非常坚决:不用了,还是先去采访。他
们走入的第一站是延安市儿童福利
院。这个福利院生活着130多名孩子,
多数孩子已经回“家”(领养他们的父母
家),院里还有7个孩子要在这里过春
节。这几个孩子有的是智障,有的患有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还有一个是聋哑儿
童。看到这些孩子,记者们虽然很心
酸,但看到福利院阿姨对孩子的热情与
耐心,又释然了许多。
2月10日夜幕降临,人民日报记者
来到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在这里,生活
着20位老人,他们不同程度地为中国革
命的胜利付出过自己的青春与努力,其
中一位名叫毛光荣的90岁老人引起记
者们的注意。毛光荣是延川县延水关
镇人,1935年加入红军,曾在359旅等部
队服役,参加了著名的瓦子街、榆林和
解放兰州等战役,为革命做出重要贡
献。“每年都有中央领导同志来看望
我”,老人不无自豪地说道,“我喜欢看人民日报,上面刊登的都
是中央的方针政策”,谈起晚年生活,老人非常满足,说他在敬老
院吃得好、住得好,各方面的生活都有人关照,住在敬老院可以
长寿。2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90岁老红军爱读《人民
日报》称晚年生活很幸福”的报道。 (下转第二版)
—
本报记者 强国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振东干雄焱)近日,延川县政府制定了《红枣抢收采收议案》,并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红枣抢收采收工作。同时投资60万元,定做了红枣采收网3000个,红枣抢收采收前期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