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川新闻 > 正文

“四化”是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城乡一体化发展调查研究

来源:延安日报 2011-07-13 21:20   https://www.yybnet.net/

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的具体化,也是我们延安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因为这四个字在今后的五到十年会切实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们的生活质量会因城乡统筹这四字而变得更快、更好。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和挂职体会,现就城乡一体化的一些观点和思路进行探讨。

一、城镇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最近十年我们身边、生活中有哪些变化?我总结了一下,可以概括为“三少三多”。第一,农村人口少了,进城在外边的人多了。以前有人戏称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说的是农村只剩下小孩、妇女及老人,但现在也不太全面了,不少妇女也不再农村住了,孩子们也不再农村上学了,随父母到城里上学去了。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有30-50%的人口在县里、市上或其他地方以“候鸟式”或“定居式”的方式工作生活。第二,在农村上学的娃娃少了,在城镇上学的人多了。我在下乡调研中就发现延川县延川镇高家圪台小学,现在是四个公派老师教五个学生,以往最多时有200多名学生,王马家坪小学还不如高家圪台小学,是十几个公办教师,没有一个学生。而其他小学也是小学生大量流失(我想在全市范围内应该是一个普遍现象)。反而一些城中村却由于大量进城上学的孩子涌入造成租房紧张、上学紧张。延安城区的延中沟、延川县城的赵家沟村就是这样。第三,在农村种地的人少了,出去从事三产(打工、做买卖、经商)的人多了。现在呆在农村靠种地为生的是哪些人,无非就是45岁以上的这一茬人。也有一部分群众不想进城,怕呆在城里呆不住,呆不惯,没收入,穷窝窝还舍不得丢,但子女们不这么想,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完全不一样,他们爱往城里跑,宁愿呆在城里给人家理发、修车、打工也不愿意回乡种地,他们的盘算很精明,因为呆在城里不仅信息广,而且来钱快。

从另一方面说城镇化有什么好呢?我也用“三多”来概括:第一,城里人

多,不仅人气旺,信息广,而且有庞大的市场和消费。大家仔细分析一下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大家过日子爱往人多的地方走,修房子、买房子都爱往人多的地方买、修,而不愿意往偏僻的地方走。你看看延安延河大桥、延川中心广场每天熙熙攘攘的人流,就知道什么是扎堆,什么叫人气旺。当然有凑热闹的成分,但你不想想这凑热闹会凑来揽工、就业的机遇,会凑来做生意赚钱的机遇,这是一个就业的大市场和消费的大市场,潜力不可小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扎堆效应”。第二,城里优质资源多,不仅有宽马路、大广场,而且有一流的大医院、大学校。娃娃上学、大人看病方便,好大夫、好教师多,不仅看病安全系数高,而且考上名牌大学的机会也多。第三,城里物资财富丰富。现在尽管不是缺油少盐的日子,但在农村买个烟、方便面,打个酱油醋村里可能还有,但要买个手机、摩托车、彩电还得跑到城里边去买,城里人的消费水平也比农村人高,据统计,城里人的消费水平是农村人的2--3倍。有人笑谈:“城里人是吃菜了,我们农村人是吃肉了,以后吃菜的农村人多了,大家就都富了”。以前农村人有吃一老碗炖肉的人大有人在,现在呢?多会我们农村人也爱吃菜胜过吃肉,日子也就过好了。此外,城里的菜价也比农村贵,延川县延川镇王马家坪、曹家园则、都家河等村就有不少村民在县城卖菜养活全家。看看城里的这“三多”,是不是城里比乡里好。

农村人少了,城里人越来越多了,发展趋势使然。但是问题也就来了,城里尽管好,但要想在城里立住脚是有条件的--要解决好“八个字”,柴米油盐、吃穿住行,以前好多人在城里或是打工、或是暂住,是居无定所,漂浮不定,没有稳定的收入,是两手准备,呆不住就回。下面的这一条就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向。

二、城乡统筹是解决城乡差距、共享富裕文明的根本方向和出路

2010年6月7日,新任代省长赵正永同志上任第一站就来延安考察,并提出了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目标,回去之后连续召开专门支持延安城乡统筹的会议,于2010年前半年下发了支持延安率先城乡统筹的28条具体政策。延安新任市委书记姚引良同志上任伊始就对城乡统筹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他在黄陵调研时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给延安的特殊关心和厚爱,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认真搞好县城、重点集镇、农村社区的规划,确保人口、土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可行措施,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务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实效。市长梁宏贤同志在年初的全市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以统筹城乡发展统领各项工作全局,重点完成统筹城乡建设“三大任务”,即发展产业、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集中财力集中建设31个重点镇和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是划时代的,让我们赶上了,幸福生活会让我们提前五到十年享受。一部分农村群众会没有后顾之忧的成为城里人,有房、有低保、有收入,共享城市文明;留在农村的农民兄弟也会住进社区,和城里人一样能洗热水澡、用抽水马桶,同时通过发展集约农业和规模农业实现致富奔小康。只不过,这是个新鲜事物,大家有一个认识、接受和实践的过程。那么,城乡统筹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通俗一点讲,就是乡里跟城里基本一样,农民基本和城里人一样。

三、“四化”是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

城乡统筹既然是今后

我们工作的中心和重中之重,那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应该怎么搞呢?大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这一点,其实省上和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早就给思路了,省委于2009年召开的全省县城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讲清楚了,思路非常清晰,就是县域工业化、县域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今年全市建设工作会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抓住三大任务,就是“发展产业、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各级政府关键是要把它做具体,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贯彻到实处就好了。

一是搞好县域工业化。实践证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阶段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我们必须走的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在一定的县域、镇域内多发展工业,包括厂矿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靠工业来开辟县域财路,靠工业来带动一方群众就业致富。就是梁宏贤市长提出的加快建设县域工业园区,做到县县有工业园区。这是解决农民工进城,使他们在城里能呆得住,无后顾之忧,有固定收入最主要的途径。我们各级政府要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资源,解放思想,谋划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实施力度,通过工业化的强力带动,促进城市化超出发展,从而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看看以往的延川县永坪镇,再看看今天吴起、志丹等县的钻采公司,只要家里有一人在厂矿上班,全家生活就会不一般。这叫背靠工厂好乘凉。(一人当工人,全家能致富)

二是快速推进县域城镇化。有专家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两大特征,美国高科技,中国城镇化。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市场化的平台和国际化的舞台;城镇化更是大量农村居民的美好归宿和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措施之一。

梁市长在全市建设工作会上指出:城乡统筹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城镇体系建设,积极主动吸纳源源不断的进城农民,为他们进城创造条件。据资料统计,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已完成45%左右(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是46.6%),一些外国媒体也认为,我国下一个30年,将建成世界最大的城市群。从我们自身及延安的发展实际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推进城镇化步伐是我们下一阶段的最主要任务(2010年,榆林市城镇化率达到45%,延安城区人口近50万人)。从省市对重点镇建设的重视程度来看,榆林市城镇化进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基层干部,就是紧紧抓住本辖区内的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因点带面,落实分解项目,按照榆林市规划专家、市住建局局长艾继国同志对重点镇提出的“水电路气网(热网)、休娱绿住商、文教卫体养(养老院)、美亮污垃场(广场)”20项建设任务,一项一项对照检查落实,切实加快本辖区城镇体系建设,为农民进城享受均等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必要的条件。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也可以给农民形象地宣传,以让他们看到新型社区的美好前景。我抛砖引玉为:“新社区,青山绕,红枣蔬菜致富宝;走马路,太阳能,美好环境赛城镇;自来水,热水澡,俺们也是城里人;幼儿园,卫生室,上学看病没的说;文化室,互联网,提高素质奔小康;党建室,定大事,家事国事民主议;生产闲,广场跃,扭扭秧歌把身健;便民店,挺方便,不出村门全实现;讲文明,树新风,安居乐业赛蜜甜。”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是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基础。“三农”问题的最终目标是要减少农民,所以农民问题的最终出路也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但留在农村社区的这部分人怎么办,就是大力推进县

域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我们基层干部就是要牢记姚引良书记提出的“陕西农业发展的希望在陕北,陕北粮食增产的潜力在沟道”的战略思维,加大淤地坝建设和治沟造地力度,把发展果业、畜牧业与沼气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全力打造现代农业。脚踏实地地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搞品牌战略,搞深度加工。下一阶段,还是毫不动摇地做大做强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苹果北扩战略,做优洛川苹果、山地苹果和延川大红枣、黄龙核桃等品牌,走专业化分工的路子,实现民富县强。近几年,市场一直畅销的洛川苹果,雨后春笋般地建起来的纸箱厂和果库以及越来越多的果汁、红枣加工厂就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留在农村社区的农民就是通过农业产业化来致富。

四是切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城乡居民最大的不平等就是待遇上的不平等,不能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比如上学要掏借读费,买房不能买经适房,就是肇事赔偿也是同命不同价。所以,在城乡统筹过程中,老百姓最担心的事是就业,最盼望的是什么呢?就是强烈盼望能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作为我们政府就是要出台具体政策、切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硬公共服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软实力方面的均等化。比如说,统筹城乡入学、就业、医疗、社保、养老、房保(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制度,实现平等的国民待遇。可以探索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乡社保制度接轨,力争短时间内,被征地农民和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城保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过渡;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在进城农民子女入学、购买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方面实现与市民同样待遇。

(作者单位:延川县延川镇党委<挂职>)

王孟伟

新闻推荐

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妥善解决合理诉求夯实责任科学监管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本报讯(记者常青)8月4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薛占海带领市信访局、财政局、人社局、审计局、公安局、军转办、国资中心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来到市信访局,采取接待约访群众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倾听群...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四化”是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城乡一体化发展调查研究)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