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敏)安塞县真武洞镇井居村是蔬菜专业村。近年来,大棚茄子年年喜获丰收,与前些年不同的是,农民没出家门口就把茄子销售一空。
井居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菜商进不来,生产的大棚蔬菜只能人挑驴驮往出运,耽误工夫不说,还因为颠簸磕碰蔬菜卖不上好价钱。自从村里通了柏油路后,菜商的车一下就能开到地头,新鲜的蔬菜卖到了好价钱,菜农再也不用担心销售,而且能省出更多的时间管理大棚了,效益明显提升了。
类似井居村的变化在安塞大地俯拾即是。近年来,安塞县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大,条条通村路如劲风般吹入大山深处,破解了农村产业发展“瓶颈”,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及全县经
济快速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业发展遇“东风”
安塞县最北部的王家湾乡由于交通闭塞,曾经长期“与世隔绝”。在传统的棚栽业种植效益低下的情况下,乡村两级积极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引进大棚油桃,但由于出路不畅,经济效益还是上不去,村民们的希望又一次跌入“低谷”。县乡公路升级改造这一举措的实施,让村民们信心重拾。几年来,油桃销量迅速增长,价格一路攀升,已成功进入市场,打出品牌,在延安、靖边等周边县市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今年仅大棚油桃一项收入近三十万元。
“这儿的油桃个大、味好,很受欢迎,很多人自发上门购买,供不应求。”(下转第七版)
本报讯(杨琦)自“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启动以来,延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专题研究部署工作,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和3月10日姚引良书记在延川县调研时的指示精神,以增强群众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升素质为先导,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改进干部作风建设为保障,坚持“富民”与“强县”并举,把包扶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同时,将省上开展的“三问三解”和县上开展的“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我们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与包扶工作紧密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使百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稳步推进。
结合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群众生存条件
全面改善低收入村基础设施条件,势必要将有限的财力分散投入,而且成本高,效益低。为此,延川县将移民搬迁作为推进包扶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137”城镇体系建设(一个中心——县城,三个重点镇——永坪、文安驿、杨家圪台镇,七个新型农村社区——贺家崖、高家千、梁家河、贺家湾、张家湾、小程、张家河);(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杜静)伴随着机器的轰鸣,记者来到圪台沟建设现场,家住该地的老干部白瑞生告诉记者:“原来这里都是横七竖八的窑洞,没有进行过规划,看起来特别的乱,又占地方,现在好了,统一规划的山体建筑,干净且有特色...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