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春鸽实习生王怡辰)8月21日至22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彦随带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记者来延调研榆林市治沟造地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姚引良会见刘彦随一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姚靖江,副市长张西林参加会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义忠,副市长杨霄陪同活动。
姚引良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刘彦随及中央媒体记者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榆林市治沟造地工程和延安今后发展思路。姚引良说,实施治沟造地工程,是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促进生态自然修复、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城市建设用地限制的重大举措,
在延安及陕北地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2010年,省政府把榆林市宝塔、子长、延川3个县区确定为陕北治沟造地试点后,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严格标准,大力推进治沟造地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治沟造地小流域97条,增加耕地面积7万亩,完成投资6亿多元。治沟造地工程的实施创新了土地整治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姚引良希望媒体界的朋友们更多的了解和宣传延安治沟造地情况,为全国人民认识延安、走进延安、支持延安架起桥梁,扩大治沟造地工程影响力,推动延安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同时希望大家在延采访期间,多
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把延安的事情办好。
采访团成员表示,通过深入实地考察采访,亲身感受到治沟造地不仅是延安发展的一项重大机遇,也是一项创新之举。今后要通过深入采访报道,进一步推动治沟造地工程建设,更好地宣传延安。
在延期间,采访团一行先后深入延川县文安驿镇、宝塔区甘谷驿镇,采取实地察看、采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治沟造地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在22日上午召开的座谈会上,市水务局和宝塔区、延川县、子长县介绍了治沟造地工作情况,刘彦随主任就相关技术成果进行了反馈说明,媒体记者与市、县(区)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探讨。
新闻推荐
新修的柏油路蜿蜒环绕,直通向村民的果园。这条路可以解决6个村近5000亩土地耕种难问题。52岁的后马沟村民张明德说:“以前没有生产道路,山里的粮食、苹果靠人担畜驮。现在宽展展的油路从山上直通到...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