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冯学东)李渠镇中庄一期、柳林镇麻庄沟、麻洞川乡大余家沟、甘谷驿镇石家河、甘谷驿镇何家沟等25条重点流域治理点,建成3000亩以上的治理点1处,1000亩以上的治理点3处,500亩以上的治理点5处,200亩以上的治理点15处,累计完成治沟造地15875亩,浆砌石排洪渠4050米,生产道路15.2公里,造林绿化9121亩,完成总投资9000多万元……一串串骄人的成绩,谱写出宝塔区治沟造地的辉煌篇章。
随着延安城乡统筹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用地、小城镇用地、油气开发用地、新型示范社区建设用地都在快速增长。而自从实施大面积退耕还林后,宝塔区的坡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随着第二个8年的钱粮兑现期即将到期,面对粮食安全怎么保证,群众靠什么增收,退耕还林成果如何巩固这一难题,宝塔区将目
光投向了陕北最常见的沟沟壑壑,开始向沟道要田。去年4月份以来,宝塔区积极响应省政府“陕西农业发展的希望在陕北,陕北粮食增产的潜力在沟道”的号召,紧紧抓住中、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沟道造地的大好机遇,坚持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整流域推进、一次达标、当年使用”的要求,高度重视治沟造地工作,始终把治沟造地作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提早部署夯责任,整合项目搞建设,强化监管保质量,强力推进治沟造地工程建设。及时对全区延河、云岩河两个流域沟深2公里以上的沟道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统计符合造地条件的沟道有520条,治理后可新增基本农田13.5万亩。宝塔区按照“乡村申报、部门审核、群众自愿、投劳投工、效益优先、全额投资”的运行管理机制,(下转第七版)
本报讯(刘鹏飞)地处黄土高原腹部的延川县,沟壑丛生,土地贫瘠。就是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之下,一棵棵干裂的枣树养育了一群群不屈的延川人,就是这些延川人用他们的智慧和精诚团结的精神,在全国叫响了“红枣之乡”、“文化大县”、“剪纸艺术之乡”这些响当当的名气。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更是把发展延川县域经济放在了政府工作的第一位,十二五开局之年,就确立了今后的发展方向,要抓住有利于延川发展的十年,在科学发展中全面建设奋进、生态、幸福的新延川。
奋进延川
今年三月,延川县掀起了“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热潮。为了方便各部门对中省市县各项大政方针及相关文件的学习,大讨论活
动办公室专门编印了《学习资料汇编》,先后共印制500余本,发放到各基层单位。抽调专人整理编发《大讨论活动简报》,及时介绍全县大讨论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起到了较好的交流、引领作用。邀请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代鹏教授对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别作了“调结构、转方式与行政体制改革”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若干重大问题”两场高水准的报告,并开展了全县农民(城镇居民)大教育活动。
三个多月的大讨论活动,对人们的灵魂是一次触动,全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展思路、工作作风、工作效能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延川发展软环境得到了优化,对坚定不移地推动延川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一个中心,两项带动,三大工程”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走在秀延河两岸的大街小巷,满眼里迎风飘扬的党旗和宣传十八大精神的横幅标语红彤彤一片,山城延川沉浸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学精神,明方...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