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产科主任办公室里的李红梅,房门不时会被敲响,她说:“我总得时刻准备着,无论出不出门诊。”
虽然,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这位延安唯一妇产科博士每周二的门诊号,早已全面放开,不拒绝每一位病人“李大夫,给我看一下”的要求。
以至于她已养成习惯,人在办公室里说着事儿,门外一有动静,李红梅的一声“请进”,总会第一时间响起。
在她的记忆中,做实习医生至今,与一个个患者渐渐成为朋友的经历,似乎就是顺其自然。
于是,李红梅常常纳闷,本应信赖无间的医患双方,咋时不时就成了“针
尖对麦芒”的攻防战?
医患关系,在现代医学伦理中的定义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合作的基础。
这样的解释,简洁而真切。但是,如今提起这个词汇,常让人感到无奈。
“或许,我一直比较幸运?”50岁的李红梅说,自己恪守的,不过是医生的本分——“患者信我,我当然也不能辜负了他们。”
去年冬天,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门前,石春阳设想过各种“被敷衍”的场景,“人家手艺这么高的专家,肯定特别忙,能给咱们看吗?”那时,正在待产的儿媳妇高英,已持续几天高烧,之前所
在的医院束手无策,甚至直接给出“娃娃可能保不住”的判断。
这让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当了多年村支书的石春阳也慌了神,“红梅大夫这里,成了一家人最后的希望。”
疾步走进产科病房,没等家属们开口,李红梅已经拿出温度计,给“烧得有些神志不清”的高英量起体温,随即吩咐护士:“不用上退烧药了,马上安排手术台。”进产房前,她还安抚几位家属:“放心,我们都会尽力的。”
几个小时后,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母子平安的消息,让产房外的人一下子放了心。
李红梅清楚,产房外的患者家属最
紧张,一句极平常的安慰,会让他们内心舒服很多。
一个与她搭档多年的老同事说,当好产科大夫,最难的,不靠完成多少次“本不可能”的接生,而是“接出的娃娃数不清”之后,如何不会因对病人的焦虑习以为常,变得随意而漠然。身为一名让人信赖的妇产科大夫,李红梅接生的婴儿已上万,始终没被这种“职业疲劳”所缠绕,哪怕是一次极常见的手术,已经历过千万回,但她对病患的理解和态度,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温和。
李红梅至今忘不了那位穿着打满补丁棉袄的老大娘,那是她独立接诊的第一个病人。
因为子宫破裂导致大出血,老大娘送到医院已经十分危险,身无分文更让大家有些犯难。李红梅没有犹豫,当即拍板:“马上抢救!”手术很成功,老大娘渐渐痊愈,饱含歉意地对李红梅说:“大夫,我家现在真没有钱,咋办?”
70多元的治疗费,在上世纪80年代的延安,不是个小数字。(下转第二版)
——记延安女医生李红梅
中国妇女报记者 王长路 党柏峰孙琨博
新闻推荐
市政府与陕西旅游集团召开座谈会 研究协商加快推进陕西旅游集团在延实施项目有关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江峰)12月5日下午,市政府与陕西旅游集团召开座谈会,研究协商加快推进陕西旅游集团在延实施项目有关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梁宏贤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郝宝仓主持会议,陕西旅游集团总经...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