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乐
神秘的磁力、会飞的纸火箭、变形机器人、恐龙化石、模拟星空……5月16日至18日,宝塔区和延川县的孩子们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国消防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单位带着来自首都北京的优秀科普资源走进革命圣地延安,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妈妈,快来看啊,恐龙从画里走出来了!”5月16日上午,在“中生代王者归来”流动科普车前,一个身穿白底蓝花上衣的小朋友指着面前画满各种恐龙的展板兴奋地说。
他叫小冬,最喜欢恐龙,这次通过3D展板,小冬看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这让他感觉很过瘾。
除了3D展板、恐龙模型等,在球幕影院还可以看到中生代恐龙从繁荣兴盛到衰亡灭绝的演变过程。“这些恐龙生动极了,真长了不少知识,我们都特别感兴趣。”5月18日,延川县第二中学学生刘军高兴地说。
“同学们注意了,要沿虚线折,注意把有‘中国火箭\’字样的一面放到外面……”来自宝塔区东关小学的学生们在志愿者帮助下正在亲自动手制作纸火箭。做好之后,大家拿着纸火箭在广场上比赛。当亲手做好的纸火箭飞起来时,大家的科学理想也随之起飞!
志愿者张光告诉记者,同学们都很喜欢自己动手实践,仅5月16日一天来参加的就有二三百人。
体验实践,梦想起航
学学消防,增长生活技能
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会场一角,记者看到,十多个消防兵站在那里,身后停着一辆红色的消防车。
走近一看,在那辆红色消防车正面,有一个电子屏,上面正播放着全国各地的火灾案例。绕到车后,发现后面还有火灾自动化报警与喷淋系统、烟雾模拟系统等,并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孩子们演示和讲解,让孩子们学到了不少避灾逃生知识。
“哇塞,这车子真酷!烟雾系
统一按,竟然真的就跟要着火似的!”对于这辆神奇的消防车,大家都非常好奇,一边体验一边讨论。
“旁边那个帐篷里据说可以直接操作灭火器,好多人在那儿排队,我们一会儿也去吧。”
“创客家族”,给梦想插上翅膀
会缩放的雪花机器人、会自己行走的机械马、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外翻折魔术……机器人展示区,各类演示吸引了众多小科技迷。
“叔叔,这是变形金刚吗?”“太有趣了,能教我玩吗?”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围攻”着“空间创客家族”流动科普车。
一位带着天蓝色帽子的志愿者耐心地讲解着每一种机器人的运作原理,并不时演示着。“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展教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完成机构变形,让他们充分领略科学的魅力,从此插上想象的翅膀。”
“国家流动科技馆进陕北”是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示范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优质科技资源向基层下沉,激发革命老区的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促使他们成为支持和参
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
国家流动科技馆由中国消防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八个单位带来的包含多个主题、各具特色的七个科普宣传车组成。
北京天文馆宣传区,刚参观完的孩子满脸笑容,兴奋地和伙伴们议论着天文馆里面的情景。“有种看3D电影的感觉,特别真实,原来宇宙这么奇妙。”5月18日,刚从天文馆里出来的来自延川县第二中学的一位学生边看边说。
“流动天文馆里,孩子们可以用月球称体验自己在月球上有多重,也可以通过流动天象厅,看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星座。大量的互动仪器,让孩子们了解了更多天文知识,感受天文奥秘,建立起科学的宇宙观!”北京市天文馆技术员黄孝慈介绍说。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孙洪表示,本次活动旨在把首都的优质科普资源和特色科普活动送到陕北的社区广场、中小学校,使当地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亲身参与和体验首都的科普活动,激发科技创新热情。
宇宙世界,走进了孩子心中
这七个科普宣传车分别为:
■中国消防博物馆——消防科普宣传车;
■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生代王者归来”流动科普车;
■北京天文馆——流动天文馆;
■北京同仁医院——眼
科科普宣传车;
■北京口腔医院——流动口腔科普车;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北京交大机构创新实验室——“空间创客家族”流动科普车;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航天互动体验及制作流动科普车。
新闻推荐
序号1234567891011为树立守法诚信光荣的社会形象,促进用人单位健全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激励约束机制,根据《陕西省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定办法》(陕劳社发〔2005〕113号)的规定,延安市人力资...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