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晓林 通讯员 马青海 马青亮
出生于1950年的李新文,现任延安秦通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陕西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延安市劳动模范,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带头人。他兴办的延安秦通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民营企业”,“模范纳税大户”。
作为一名普通农民,发展事业他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李新文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缺吃少喝的艰苦岁月锻炼了他一生吃苦耐劳的性格和永不言败的品质。1985年,他担任了延川县杨家湾村村民委员会主任,1991年至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他把自己打磨成一个执着、睿智而不平凡的企业家。他从一名“村官”起步,脚踏实地发展成为资产近亿元的企业家。作为延安秦通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延安兴烨爆破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头人,他与公司所有员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生产规模不断壮大。
钱赚来了,但他时刻不忘困难村民的生活,从2001年起,他在自己的公司中,每年春节都挤出一定资金给本村60岁以上的老人和生活有困难的村民,赠送米、面、油、钱,被村民亲切地誉为“党的好书记”、“群众的贴心人”,助人为乐的企业家。
作为一名优秀党员,关键时刻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2004年10月28日,在延水关黄河大桥建设施工工地,一艘渡轮行至四号墩时发生沉船事故,当即造成两人死亡。当时李新文准备与妻子随团外出考察,定好第二天乘飞机出国,接到政府紧急通知后,李新文退掉机票,返回延川,立即组织打捞队赶赴事发现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打捞方案,在冰凉刺骨的河水中,坚持奋战20余天时间,顺利成功地完成了打捞任务。
2010年,县城和平大厦施工场地发生了特大山体滑坡,导致六人当场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李新文知道情况后,主动承担组织救险任务,并负责对死者的善后调处,在自己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400余万元,使事件很快得到平息。
作为一名企业家,关爱员工他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员工的利益高于一切,他通过自己的公司带动了当地140人就业,找项目、揽工程、筹资金,想方设法增加创收,保证员工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为了员工的劳动保护,他坚决贯彻执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劳动制度,使每个员工的利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在员工薪酬待遇上,无论资金多么紧张,他总是尽最大努力解决员工的工资发放问题,多年来,公司没有因为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问题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而且增加了他个人的诚信度。
作为一名公益人,奉献社会他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李新文辛勤奋斗几十年,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后,始终不忘奉献社会、回报家乡,在公益事业中,他的付出在延川屈指可数。
1992年,他自己投资金45万元,兴办了延川县河东幼儿园,使200余名幼儿能够就近上学。2003年,在普及九年制教育达标时,他个人出资13万元,修建了文安驿镇马家沟希望小学。在资助大学生上,他先后出资204万元,资助了112多名贫困大学生。2006年,杨家圪台镇槐树坪村的孤儿张东东考上大学,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一个上初中,一个上高中,兄弟三人的生活、学习费用无处着落,李新文知道情况后,主动承担了他们三人的生活、学习全部费用,使一家三兄弟的生活有了着落,学习费用有了保证。他常说:“慈善资助不是捐点钱、捐点物那么简单,而是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信仰体现”。
新闻推荐
延安实践:让沟壑变成良田 ——陕西省治沟造地实现“保粮安 保生态”双赢
延川县源流湾治理前旧貌延川县源流湾治理后新景本报记者乔佳妮秦峰正月十五刚过,陕北的春天依然寒冷,不过洛川县旧县镇积马河村主任张宏仓心里却热乎乎的。他说:“县上给咱村里在沟道里新整治1000多...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