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柴志应曹向明)做学习型党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课题和新要求。志丹县在跨越发展进程中,围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坚持以学习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转变工作作风,解决突出问题,把具体行动落实到为民办实事当中,科学理论迅速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理论学习,蔚然成风——始终把学习作为促进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升,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的首善之举
5月6日下午,志丹县委常委会会议室座无虚席,全体县级领导及部分乡镇、部门负责同志正在此进行集中学习。大家不仅在全身心投入地听讲,而且还详细记着笔记,学完又进行了讨论。县委办一名负责同志说:“除个人自学外,像这样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体学习,在志丹坚持了整整四年,雷打不动。”
把学习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特征,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县委书记祁玉江所说,我们不仅要通过学习增强治县理政、驾驭全局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更要通过学习来解决发展道路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问题,这不仅是实现志丹率先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更是为14.5万志丹人民谋福祉的首善之举。
当学习成为执政者自觉追求,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良好生态,它的效能便被成倍地放大。从昔日国定贫困县到连续五次迈入“西部百强”、六次“陕西十强”前列,从落后的山区县到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从偏僻闭塞的“山保安”到开放纳新的“新红都”,志丹带给人们的印象一次次地被刷新,自身的执政实践一次次地走在全市前列。这一块块金字招牌,令社会各界对志丹县刮目相看,许多人探问:区区一个山区小县,为什么能经验不断、好评如潮?这一目标的实现靠什么支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东阳一语道破:“理论指导实践,思路决定出路。”
翻开志丹县委中心组学习纪录,记者统计到:2007年共集体学习31次,2008年共集体学习27次,2009年共26次,有很多次是利用8小时之外的时间进行学习的。连续近四年保持这种高频率、快节奏的学习,实属不易。说到底,这种“一以贯之”的学习热情,是一种理性的追求,其原动力与内驱力来源于工作的需求,更来源于对志丹发展建设和民生的一种深深的责任感,其学习的密度、强度和考核的刚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柴志应刘晓媛)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顺政府机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能,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近日,志丹县将全面启动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该县按照坚持政企分开、政资...
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