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是个好呀么好地方,山川秀美换呀换新装,石油滚滚汇成海,林茂粮丰五谷香五谷儿香……”一曲《志丹是个好地方》,唱出了14.9万红都儿女的心声,同时也谱写了“十一五”期间志丹经济腾飞的壮丽诗篇。
“十一五”以来,志丹县新一届县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商兴县”战略,使全县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翻一番,连续六年蝉联陕西十
强县和西部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143位,先后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百县、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成为全省首批15个经济管理扩权县之一。
“石油支柱”引领经济强势发展
志丹县原本是农业县,造物主的偏爱使这片土地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志丹县把石油工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
中之重,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石油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全力支持境内各石油企业加快勘探。按照“支持长庆、发展延长、合作共赢”的方针,该县大力支持境内石油企业健康发展,积极为石油钻采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企地共建迈出了新步伐。一方面,以巩固双百万吨油田为基本目标,一如既往地支持永宁采油厂和西区采油厂扩大产能建设,推动技术革新,狠抓旧井改造,千方百计提高资源采收率,使境内原油产量稳定在400万吨以上;另一方面,关注和
有效化解石油资源纠纷,继续加大油区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偷盗原油和破坏油田设施等违法行为,竭尽全力为石油开发保驾护航。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境内石油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促使企业在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就业安置等方面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扩大企地共建成果。石油的开发使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并占到财政收入的85%以上。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经济“新增极”
面对单一的“石油财政”风险,志丹县决策层下决心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加大工业产业内部及所有制构成调整力度,努力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着力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多点”支撑。 (下转第二版)
胡晓鹤 王琴
新闻推荐
本报讯(柴志应寇博)近日,记者从志丹县统计局了解到,截至3月底该县实现生产总值34.4亿元,增长9.7%,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19元,增长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增长12.9%。1至4月,地方财政收入4.1...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