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志丹新闻 > 正文

从“传统田园”到“文明新村”——志丹县“十一五”成就报道系列之四

来源:延安日报 2010-12-25 13:57   https://www.yybnet.net/

新农村什么样?新型农民怎样劳作?站在“十一五”收尾的时间节点上,志丹人用五年来的实践从农民生活条件、生产方式、社会保障三个方面为新农村作出了新的注脚,使得作家笔下经常描写的这一幅幅经典的陕北农村生活场景:柴门、土窑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悄悄地成为历史记忆,实现了从“传统田园”向“文明新村”的真实转变。

集中自然村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农民实现“安居梦”

“以前大伙住的是破旧的土窑洞,现在吃的、住的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双河乡向阳沟村村民党晓斌指着自己新建的房子高兴地说。党晓斌兴致勃勃地还要带笔者参观他的新家。跟随着党晓斌,踏着宽阔的柏油路,经过一座座白墙黛瓦的院落,就到了他家。党晓斌家的房子分为客厅、卧室、厨房、洗漱室,和城市居民的住房格局没有任何

区别。屋内阔气的装潢和摆设,显示出主人日子的殷实和富足。“现在路也修好了,我们进城都不带泥了。”说起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党晓斌高兴地说,“现在说媳妇也好说了。”在志丹县住上新居的不止党晓斌一个人。

2006年志丹县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和“规划引领、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制定出台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总体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12个乡镇的《村庄总体规划》,坚持以旧村改造为主,移民搬迁和新建为辅,有先有后,梯次推进,逐步完

成对全县505个自然村的改造和新建工作,形成“发展城郊村、建设中心村、完善保留村”的整体格局。

在具体实施上,志丹县按照财政负担村庄主干道、入户道路、公共活动场所、通水、通电等共有设施建设费用,在民宅改造上,采取了“以窑定补、上限控制、细化项目、政府主导、三级公示、直补到户”的办法,新建户可享受每窑(房)6000元的补助,旧改户可享受“5+1”(每户5000元,每窑<房>1000元)的补助。

截至目前,全县新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0.7亿多元,其中财政投入

2.7亿元,农民自筹8亿多元;油路通村率达到84.4%;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面达到96%;建成沼气池10976口,农户普及率达到52%;农电通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9%;通信覆盖率达到99%,电视覆盖率达到97%。全县涌现出像顺宁镇保娃沟门、吴堡乡榆树洼、保安镇刘坪、双河乡向阳沟、永宁镇马老庄、杏河镇牛寨、城山、旦八镇前牛沟、金丁镇金汤、赵石洼等一大批各具特色、远近闻名的新农村。

全县有一半多农民住上了新房子,改变了传统的居住方式,实现了“安居梦”。(下转第二版)

柴志应 寇博

新闻推荐

文明似春雨润物细无声—志丹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文明的春风吹遍红都保安,温润的春雨普洒将军故里。踏着微微春雨的脚步走进今日志丹: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处处地方干净整洁,一片片草地葱绿鲜亮,一批批志愿者遍布大街小巷……强化活动塑造文明风骨“...

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传统田园”到“文明新村”——志丹县“十一五”成就报道系列之四)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