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8日,志丹县张渠乡九元峁村民格外欢喜。经过延安市果业局专业人员的实地勘察和调研,综合评估志丹县在发展苹果产业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力资源、财力状况等因素,初步把九元峁村确定为“延安市北部苹果试验基地”。该试验基地建成后将成为陕西北部山地苹果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对延安市苹果产业北扩发展战略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悉,北部山地苹果实验基地是继1985年市果树试验场成立以来,建立的又一个集科研、实验、示范、培训为一体的北部苹果树综合实验基地。
那么,作为陕北经济快速增长起来的志丹县,在跃入“西部百强”、“陕西十强”行列之后,迅速华丽转身,调整经济结构,将石油工业经济“一业独大”逐步转型到“多业支撑”,并抓住“苹果北扩”战略机遇,锁定“兴果、扩菜、强畜、精粮”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上来。山地苹果也一举成为志丹农民致富增收的“朝阳”产业,让农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区位优势:推进山地苹果产业集聚
志丹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
内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
全县日照充分,平均年日照可达2332.1小时,
占可照时数的52%,平均年降水量525mm,综
合分析,志丹县各种气候条件除降水接近世界
公认优生区指标外,其它都达到了苹果优生区
指标。加之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全县退耕还林
(草)工程实施效果的显现,降雨量明显增加。
盘点志丹县发展苹果历史,从上世纪七十
年代起,该县就开始引进栽植苹果,主要栽植
红元帅、黄元帅、秦冠、国光等。到八十年代,
全县苹果面积曾一度上升到3万多亩,涌现出
了如义正乡狮庄、顺宁镇安兴庄、双河乡李家
湾等一批效益较好的果园典型,亩均年收入曾
经达到1000-1200元,全县果业收入达千万
元。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
性调整,加之群众认识、栽植品种、管理水平、
自然灾害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
致多数农户经营效益不高,苹果面积逐年下
降,截止2006年底,全县保留苹果面积不足万
亩,仅靠群众自发经营管理,苹果产业整体上
由盛转衰。仅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果园经过品
种改良后,艰难地保留了下来。由于自然条件
等方面优势,所产苹果表现出了糖份高、硬度
大、色泽艳、口感好等特点,品质不亚于洛川、
宝塔一带的苹果,志丹苹果在周边县区也很有
名气,深受群众喜爱。
为此,2007年以来,志丹县先后多次组织
果树业务部门和邀请相关专家对全县地理位
置、土壤构造、光照时间、水源水质、温度气候等进行认真调研,经过
科学论证认为:志丹县是苹果产业发展的适生区,能培育优质苹果
园基地15万亩,有望建设20万亩山地苹果生产基地。(下转第七版)
曹向明 王琴
新闻推荐
本报讯(柴志应曹向明)为了积极参加十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志丹县强化措施,明确分工,积极收集、筛选项目,落实筹备布展产品,前期准备工作扎实、有序,确保了本届参会推荐、引进项目成果双丰...
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