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志应 寇博
社会管理工作牵扯到方方面面,是一项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成为社区积极探寻的答案。志丹县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走出了“五个一”全新社会管理模式的新路子,形成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实现了日常事务互助、互补和互动,社情民意、居民诉求表达直接、快捷,社区服务方式周到、贴心。
志丹县的“五个一”社会管理模式,即以“一中心”为统领、“一网”为依托、“一平台”为支撑、“一厅”为基础、“一线工作法”为指导,组成管理总人口48289人的“五个一”管理新格局。
“一中心”,即在街道办事处成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做到领导有力、职责明确、制度完善。
“一网”,即在城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把全城区按照大约每300户居民为单位设置1个责任网格的原则划分为45个责任网格,选配包括一名网格管理员、一至两名协管员、五至八名楼院长或者中心户长,一名义务调解员,两至三名义务信息员在内的各种工作人员,共同协作管理责任区的各种事务。
“一平台”,即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将全城区5个社区45个网格分为三级平台管理。一级平台设在街道办,二级平台设在各社区,三级平台为网格责任人。为每人配备终端移动设备一部,采集录入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信息,并对网格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及时形成文字、图片信息上报上级管理平台,达到上下互通、信息及时掌握、问题尽快解决的目的。
“一厅”,即在每社区均设立便民服务大厅。设置“440(事事灵、时时灵)”、计生、民政、社保、家政等便民服务窗口,切实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一线工作法”即要求干部和网格员深入工作一线,问题在一线发现、思路在一线形成、矛盾在一线排除、感情在一线加深、作风在一线体现、威信在一线树立。
自开展“五个一”社会管理模式以来,网格责任员着手解决矛盾纠纷230起,为辖区孤寡老人、特困户、残疾人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80余项,为育龄夫妇、流入流出人员、残疾人等办理各种证件450余本,为年迈的老党员、老干部提供上门服务90余人次。
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使街道社区进一步强化了工作运行机制,增强了网格内处置问题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实现了管理空间全覆盖、信息渠道全畅通,使街道整体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进一步实现了工作的组织协调由“松”到“紧”、网络体系由“疏”到“密”、现有资源由“散”到“聚”、管理理念由“静”到“动”的转变,有力促进了平安和谐志丹的建设。A⑧
新闻推荐
今年,延安市提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要求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志丹县巧妙地将这一政策与扶贫移民搬迁、产业建设、治沟造地等政策相结合,出资近5000万元,鼓励农民下山种田,上山栽树。这一...
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