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棚种植户徐文广眼里,“、幸福家园”是首唱不完的“致富曲”。
走进徐文广的大棚,他正在棚里忙碌着。“以前光景不好,供孩子上学、家里的吃穿用都足以让我们两口子焦头烂额,更别说有个啥病啥灾的,整天一门心思就想着咋能多挣点钱,让娃们吃好点、穿好点。前几年,听人说种大棚投资小、没风险,县上还有好政策扶持,我们两口子一合计开始种起了大棚。县上先是免费给农民建大棚、配技术员教技术,逐步又配了卷帘机,我们两口子也算能吃苦,每年两棚收入7万多元。到7、8、9月农闲时,我们还要打零工,10来年的光景,我们盖起了上下6间的两层‘小洋楼\’,三个娃也都供到大学毕业!”说这些话时,徐文广满脸含笑,细心地采摘着棚里成熟的黄瓜,妻子在旁边将摘下的黄瓜整齐装箱,即将运到城里出售。
立春刚过,记者走进了志丹县城北9公里处的保娃沟门村,见到的是干净整洁的民居,整齐的大棚和宽敞的水泥路……老人们围坐在房前闲话家常,沐浴冬日的暖阳。大棚里、猪圈旁、羊场中,随处可见辛劳的村民。整个村子弥漫着祥和的气息。
保娃沟门村村民眼中的“美丽村庄、幸福家园”不仅仅是美丽的新居,还有质朴、平实的生活方式。
在农村养路工人刘忠才眼里,“美丽村庄、幸福家园”是首唱不完的“团圆曲”。
刘忠才介绍说:“我们一家人本来住在寺咀村2间土窑洞里,条件很差,吃水还要到很远的沟里去挑,下雨天院子都没法儿走人。我上班的地方在离家7、8公里的任坪,起初还骑自行车或步行回家,后来嫌麻烦干脆就住在单位,几个礼拜回去一次。娃娃们上学也不方便,小小年纪就得住校。家里只能丢给老婆一人操持,种点儿地,刚够糊口。2011年10月份,借着县上移民搬迁的好政策,我们自己又凑了些钱,一家人都搬进了保娃沟门村的二层小洋房,这里干净卫生,通水、通电,门口出来就是水泥路,不久还会通天然气,生活条件一下子好了,我们也终于有了像样的家,一家人暖暖和和地住在一起,别提有多高兴了!”当了多年养路工人的刘忠才,踏遍了顺宁镇的条条油路和羊肠小道,他心中渴望的美好生活,越来越近。
在保娃沟门村村支书张志明眼里,“美丽村庄、幸福家园”是首唱不完的“和谐曲”。
张志明介绍说:“2007年保娃沟门修建新农村,在划界、占地、留路一些事情上有些分歧,有的村民抱着自家漏雨的房子死守着,闹得不可开交。明明是好事情,就因为眼前见不着利,有的人就是想不明白。”他只好一遍遍地做工作,一次次地登门造访,一回回地说尽好话,才有了如今干净敞亮的新农村,才有了如今入住新农村的张张笑颜。
“那现在村上人的生活怎么样?”
“现在人的生活条件好了,县上给建了新农村,基础设施也都配套好了,一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了!村里人在县上的扶持下钱挣得多了,眼界也越来越开阔,村民的素质也跟着提高了。以前村里人闲时打牌、打麻将,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邻里斗嘴打架,现在几乎都见不到了。大家忙完一天的活计,吃过晚饭跳跳广场舞、扭扭秧歌、吼两嗓子陕北民歌,一个个越过越有劲头!”张志明回答道。
在2014年年底新一轮的村委换届选举中,55岁的张志明又一次全票通过。
新闻推荐
志丹县恒泰祥汽贸有限责任公司从即日起注销,望相关债权、债务者从见报之日起45日内前来办理相关手续,逾期不办,后果自负。志丹县恒泰祥汽贸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4月7日...
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