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子长新闻 > 正文

陕北艺术奇葩:子长唢呐

来源:延安日报 2014-10-21 22:40   https://www.yybnet.net/

子长唢呐,民间音乐,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统的子长唢呐班子由五人组成,因人手一件乐器,亦称“小五件”唢呐班。即唢呐由上、下手双人吹奏,上手主奏,下手依附于上手旋律,作低八度简化演奏,多具伴奏效果。

据史料记载,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据说从波斯(今伊朗)和阿拉伯一带,于金元时期经西域龟兹一带传入中国(唢呐是波斯原名suynā而的间译,龟兹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本县一带)。后经改造与发展,被中国称之为“喇叭”、“大吹”。清代用以“回部乐”,取名“苏尔奈”。所谓“喇叭”即今日的高音唢呐,“大吹”即今日的中音唢呐(民间称为大唢呐),即我们现在的陕北大唢呐——子长唢呐。

子长唢呐,之所以名满天下,举世无双,是因其演奏阵容强大,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三、四百人,其声势恢弘大气、排山倒海,其音震天动地、响彻苍穹,其律袅袅绝美、如天

簌之乐。子长唢呐,较之唢身不足尺长的河北、山西、河南、宁夏等地的唢呐,其唢身通长尺二有余,更有尺六、二尺及一丈长的大唢呐,同时兼有半尺长的中唢呐、短唢呐和二寸长的小唢呐,可谓种类齐全、名目繁多。

就音节而言,其它地方的唢呐,因受尺寸所限,只能吹奏出单调的D、C调,而子长唢呐,则依靠其体长的优势,可以吹奏出音域更加宽广、旋律更加起伏的F调、降E调和D大调等,乐曲更加完美动听。而且,子长唢呐的曲牌丰富多彩,变化无穷。著名的有大摆队、大开门、得胜令、苦伶仃等。而其中大摆队内,就有狮子岭、下江南、连成拜年等。大开门有小开门、小拜门、十点点大开门等。苦伶仃有雪梅吊孝、粉红岭、搜山岭、哪吒岭、摧鼓岭、挪鼓岭、击鼓岭,并有大柳妖精、小柳妖精、大四合四、小四合四等。得胜令有西风散、大楚将军、小楚将军等。唢呐曲牌典调,共有五、六十种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它的这些风格与特色,是其它地方的唢呐无法比拟的。

子长唢呐的真正艺术成就与价值,就在

于它根植于深厚的黄土地,来自于广袤的乡村民间,没有经过专业艺术家的刻意“修正”,完全是农民自己的创意和情感的宣泄与表白。在艺术的海洋里,它如同一朵争奇斗艳的山丹丹花,光彩照人,鲜艳夺目。

子长唢呐,有如此神奇的魅力与辉煌,是有其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它源于汉唐,距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一说是早年的龟兹县的艺人传下来的,一说是汉唐宫庭的伶人被贬民间后传承下来的。据民间传说,明末高迎祥、李自成揭竿攻州克县,路经子长过黄河挺进北京时,当地唢呐乐班就为其演奏过。中央红军进驻瓦窑堡时,当地的百姓为迎接中央红军和东征归来的红军将士,也组织过几十人的唢呐与秧歌队,进行过多次表演,深得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赞赏,至今一些年长的老人还记忆犹新。

然而,子长唢呐在过去只是艺人谋生糊口的一种行当,是被人瞧不起的职业。它经受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特别是经过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灭顶之灾的空前浩劫后,仍以其

顽强的生命力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如今,子长唢呐队伍迅速发展,唢呐吹奏者由原来的1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先后涌现出了薛守高、薛增山、常体音、焦养亮、李树林、赵智海等吹奏高手。唢呐的吹奏、表演艺术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全县共有大大小小100多个唢呐乐队,人数达千人之众,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三、五个唢呐手。如此宏大的阵容和队伍,在整个陕北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在其它省、市更是难得一见。在子长这块贫脊而肥沃的土地上,唢呐已成为人们的精神依托和最爱。比如红白喜事,乔迁之喜,孩子满月等都要请唢呐乐班吹奏。

为了挖掘、发展子长唢呐艺术,子长县于1984年成立了唢呐协会。从此,唢呐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了。县上聘请专业人员对唢呐艺人进行集中培训,使唢呐由原来的单班吹奏变为数百人的群体演奏,气势磅礴,热烈欢腾。如今,子长唢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先后参加省内外的各种调演,在湖南电视台、中央电视

台成功演出。多次参加影视剧节目摄制,应邀参加了《羊马河战役》、《北斗》、《火种》、《三鼓催春》、《延安之声》、《刘志丹与谢子长》、《中国命运大决战》、《童年的回忆》等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凤凰卫视台制作的《子长唢呐迎亲》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2006年6月29日,参加中俄文化交流年在延安举行的文艺晚会,与俄罗斯国防部红旗歌舞团同台献艺。2006年7月22日,在“第七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暨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展演第四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比赛中,子长唢呐以高超的技艺、精彩的表演和浓厚的地方风味,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唢呐艺人焦养亮同志获得“吹歌大王”的荣誉称号,他的一曲《兰花花》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同年12月1日至3日晚,“华夏清音——中国民间经典音乐展演”在首都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上演。由焦养亮、薛守高等16名子长县农民组成的陕西省唯一代表队表演的唢呐合奏《翻身道情兰花花》,以其优美流畅、富有动感的演奏特色以及铿锵激昂的鼓乐、亮丽而富有陕北特色的羊皮马甲、红肚兜和羊肚子头巾服饰,一亮相就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黄土气息。中宣部、中国文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领导、专家和外国驻华使馆官员、文化参赞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吴瑞穆小娟

新闻推荐

子长特色民俗文化又上央视啦

本报讯(孙乐记者高瑞)11月10日是子长县安定镇廖公桥村井志亮老人80岁的寿宴。那天他们院子里围了好多人,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人群中,除了亲戚邻居,还有一群特殊的客人——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江...

子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子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陕北艺术奇葩:子长唢呐)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