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似乎凶猛的“动物“父母惹人侧目,而“虎妈”蔡美儿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狼爸”的孩子已经考进了北大,都让这些看上去很另类的教育理念碰撞出猛烈的火花,引人深思。
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看似凶猛的“动物”父母训练法先后出台,千千万万的家长们,有羡慕的,有坚决反对的。在这个教育方式与理念多元碰撞的时代,谁对谁错难以定论,更多家长注意的则是教育效果。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感触最深的。
孩子的成长与成才中,教育方式需把握好度———这话既像是老生常谈,其实也大有艺术在其中。从遭多年诟病的小皇帝式教育,再到“虎妈”、“鹰爸”,又到“羊妈”、“羊爸”,有专家认为,在这个多元的教育方式相互碰撞的年代,教育效果最为重要。有学者认为,学习与反对“鹰爸”的观点都不妥当。教育的药方是啥?理性的态度应当是,“这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挺有意思,但不适合我的孩子。”家长们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岁月中,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摸索探寻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即是成功。
相对引发围观的“鹰爸”,烟台有不少因材施教的“羊妈”“羊爸”———这是记者先后从学校教师、家长群体以及本地网络论坛上去打听线索得出的结果。虽然烟台未找到另类的教育达人,但无数普通的家长,虽然可能总结不出惹眼的名称,但也都有着自己的教育方式。
“羊妈”:我很温情,却也有“狼性”
【鹰爸观点】: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当幼鹰开始往谷底坠下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掌握了生存的基本本领———飞翔。这就是近乎残酷的鹰式教育……一面是残酷的教育方式不能被接受或坚持下来,一面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虽然优秀但有阴影,这,令不少家长颇感纠结。
张珂宇是潇翔小学5年级的学生,他的妈妈王蕊更注重温情教育。“羊妈”王蕊更注重以理服人,必要时也有威严的一面。“我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但并没有用过高压政策。”王蕊说,在孩子2岁多的时候就给他钱,让他去小卖部帮着买酱油。当儿子拿着买回来的酱油时特别高兴,因为他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王蕊说,她经常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有时,尊重孩子的意愿,根据孩子的性格平衡掌握,给他一定的自由空间,反倒能引起他的自觉性。
但是当儿子犯错误时,这位看起来和蔼的“羊妈妈”却也有“狼性”的一面。王蕊回忆,儿子在幼儿园时,曾经因为特别喜欢一个小玩具将其带回了家。在劝说了两次儿子不听时,这位妈妈果断地带着儿子去找老师当面认错,丝毫不留情面。“儿子7岁的时候,就能自己拿着公交卡坐车上学。每逢周末到少年宫看见了自己喜欢的活动,都是他自己去报名参加的。”
【羊妈心得】:王蕊说,因此,不一定非得是高压下的政策才能教出好孩子。有时,尊重孩子的意愿,根据孩子的性格平衡掌握,给他一定的自由空间,反倒能引起他的自觉性。
“羊爸”:目标明确,灵活变更教育计划
【鹰爸观点】:为了让早产的多多健康长大,曾是教师出身的“鹰爸”为儿子亲手制定一系列“凶狠”的教育计划。事实也证明,多多无论是德智体还是其他方面,在同龄人中都具有绝对的优势。“鹰爸”针对多多制定的那一系列的教育计划备受关注,据称,这个教育计划一般每两周就会有调整。大多数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般教育孩子,鲜有一个针对自家孩子的科学的教育计划。
“我不是鹰爸,也不是羊妈,我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灵活的变更教育计划。”家住东花园社区的李仁忠说,鹰爸的教育方式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每两周进行一次调整,而他就是对儿子采取了有计有目标但不失灵活的教育方式。
“我儿子从小就在绘画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李仁忠说,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很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等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学业看紧,可儿子还是经常会买一些漫画书回家看。“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能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多看些古典名著、专科书籍,一看见他满屋子的漫画书,心里确实也着急,但从没有阻止过孩子。”李仁忠说,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一直没变,就是希望他能考上大学,但是以何种方式上大学,还是要看他自己的选择。
高三下半年,仍在文科班学习的李昀,其绘画成绩被北京的老师所认可,李昀自己也倾向于从事与美术有关的动漫行业。看到儿子的成绩和志向,李爸爸当机立断,做了个冒险的决定,支持儿子以艺术生的身份考大学。最终,李昀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羊爸心得】:无论是“狼爸”、“虎妈”,还是“羊爸”、“羊妈”,作为一名成功的家长,李仁忠说,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过死板,有明确的目标,在计划中但不失灵活,才能使其天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父母教育:
需要把握好度
对于“鹰爸”,烟台的家长有支持有反对。
徐逆是海阳市留格庄镇第二小学的副教导主任,已有二十多年的执教经验。对于鹰爸的这种教育方式,徐逆表示强烈的反对。“太极端了,小孩子和鹰不一样,幼鹰是种动物,学习飞翔是为了基本的生存。而这个4岁的小男孩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徐老师说,鹰爸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学习进步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其做法的确是太过极端。记者还相继采访了多位儿童家长,有认为太残忍,“这位父亲也真下得去狠心,咱可不行。”市民孙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
赞同的声音同样出现在本地论坛上,一位网友名为“帮主萧”的网友留言:支持这个父亲,现在的孩子太弱了、缺乏毅力。
鹰爸的极限教育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其他的负面影响?健康快乐的童年与高智商、高体商,究竟孰轻孰重?这两个问题也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儿保科的专家。烟台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副主任杨军说,其实,并不提倡对早产儿进行极限式的训练方式,因为孩子太小,进行这种高强度的体质训练,“度”很不好掌握。而且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与高智商比较起来,自然是孩子童年时代的健康快乐成长更为重要。
YMG记者王鸿云通讯员于笑雨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凌云鹏海阳记者王宁)为了生计,她决心带着丈夫改嫁;源于坚强,她面对两个患病的丈夫不离不弃。同一个屋檐下,这个女人默默地守护着她的两个丈夫...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