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蓝俊红YMG记者曲妍妮)可谓“家乡美”,自家山水格外亲,在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情境下,不少村民都期待家乡这匹“良马”能被游客相中。海阳开展乡村旅游资源摸底调查工作近一个月,截至昨日,已有7个镇(区)街道的16个村的采摘旅游资源,以及10个镇(区)街道17个村的观光、垂钓、古村资源,被旅游局专家看重,脱颖而出。下一步,这些旅游资源将得到深入挖掘和整合,共同打造海阳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海阳市旅游局局长孙东明透露,为充分挖掘和整合海阳市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加快推进全市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打造海阳市乡村旅游品牌,近日,市旅游局开展乡村旅游普查工作,对全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摸底调查。
此次乡村旅游资源普查,主要是针对全市17个镇区街道、732个村,进行调查摸底,内容包括古村、民俗、传说、特色美食、采摘、观光、垂钓、游览等方面。普查需先由各镇(区)街道进行筛选,确定具有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和前景的村、户、采摘园以及其他旅游资源,再由市旅游局对提报的各村和各类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确认。
普查,是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对经审定达标的镇、村和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当地旅游系统将进行科学的推介整合和线路串连,纳入到全市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中,吸引游客到乡村旅游,打造海阳独有的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对于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市旅游局将给予科学的指导、规范和扶持,引导其规模发展。”孙东明说。
目前,已初步摸排出具有采摘乡村旅游资源的有7个镇(区)街道的16个村;具有观光游、垂钓、古村旅游资源的有10个镇(区)街道的17个村。
海阳旅游局将以此次普查活动为契机,对全市的采摘、观赏、游玩、垂钓等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挖掘和整合,规范海阳的乡村旅游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对全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一体化规划、开发和打造,为烟台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蓄势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陆启飞通讯员鞠辉)长久以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个别衙门作风情况影响着地税部门形象,对于纳税人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惑。为遏制拖风...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