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于杨通讯员小俊最近,海阳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保险诈骗刑事案件。涉案的祁某和其朋友解某均因保险诈骗罪被判刑。一年前,祁某发生车祸,为了骗取保险公司的理赔款,找来朋友解某帮忙“掉包”,结果却被保险公司拆穿并报警。
酒驾酿事故慌忙中找人“顶替”
2012年4月的一天,海阳市民祁某和朋友聚会,喝酒至凌晨2点。随后,饮酒后的祁某独自一人开车前往烟台市区。行至栖霞桃村镇一村庄附近时,加上雾气的影响,祁某不慎将车开进了路边的沟里,并撞到树上。所幸的是,当时祁某只撞坏了车辆,人未受伤。慌乱之下,祁某担心自己酒后驾车无法获得保险赔偿,便赶紧打电话给自己的好友解某,请他过来商量对策。解某接到祁某的求助后,便驾车赶往现场。祁某告诉解某自己喝酒了,并请解某对到现场的警察和保险公司的人说是解某开的车。出于义气,解某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并把自己开来的面包车藏在了附近的村子里。很快,祁某报了警。
“掉包”成功如愿获得5万元赔偿
不久,交警大队和保险公司的人员就赶到了现场。祁某和解某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言辞简单做了事故的经过陈述。
出于职业敏感,到达事故现场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还是选择分开询问了两人,并从两人的叙述中感觉到事故有蹊跷。“当时我就怀疑是祁某酒后驾驶轿车撞了,因害怕不能赔付,才找解某来到现场说是解某开的车,解某当时应该不在现场,是后来才去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事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由于案发一段时间,又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保险公司还是依据合同赔付了祁某车险。没过几天,保险公司便把定损的5万余元划拨到了祁某的银行账户上。获赔后的祁某原本以为大功告成,却没想到仅仅3个月后,自己和朋友解某被一起传唤到了公安部门。
隐瞒真相两人骗保获刑
保险公司虽进行了赔付,但始终对该起事故的原因有疑虑,经过仔细分析后,保险公司认为祁某和解某的陈述有许多疑点,于是决定向警方报案。
经警方审讯,祁某承认了自己为骗保险金而找解某顶替的事实,而解某也承认了自己出于哥们义气而答应顶包一事。由于二人保险诈骗数额巨大,很快被警方刑事拘留。
海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祁某、解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发生的保险事故隐瞒真相,骗取保险金,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保险诈骗罪。由于两人案发后能够主动认罪、积极退赃,可以对其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最终,海阳法院依法判处祁某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三年执行,判处解某有期徒刑二年缓期二年执行。
主审法官介绍,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便属于“数额较大”,即应予追究刑事责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申吉忠通讯员汪新军摄影报道)10月26日,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特派认证官LisaHoffan现场为世界最大的鼎颁发证书。当日,山东海阳方圆诚信金鼎荣登吉...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