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莱山公路管理局承建,位于莱山南部、总投资4亿元、全长8公里的烟海高速连接线;总投资1.5亿余元、全长5.6公里的莱源路南延工程相继建成通车。继去年总投资4.7亿元全长14.3公里莱源路历史性贯通莱山南北成为经济大动脉后,“两路工程”又以院格庄街道为中心呈十字交叉向四面八方辐射,让莱山生态新城实现了与中心城区东西南北全面互通。
加快路网升级和改造步伐,拓展城市空间
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南突东拓”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一条横贯莱山、福山、牟平三区的烟海高速连接线就是在这样的大气候背景下诞生了。它起于牟平区高陵镇,北接S207牟乳线,止于莱山区院格庄街道沐浴村西,路线全长约19.6公里。这条公路是真正意义上的烟台市区大外环,东牵烟海高速徐村立交之手,途经我区南北大通道莱源路,西揽G204之腰,对未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伊始,莱山公路管理局局长吕世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是全区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一年。我们已经制定了区公路发展规划,将继续加快路网升级改造步伐,拓展城市空间,按计划完成烟海高速连接线、轸大路、莱源路南延工程施工任务,并对县路6座老桥拆除重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莱山公路网建成北接荣乌高速,南连烟海高速,以莱源路为轴的‘两纵五横\’高标准、现代化交通体系,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2013年即将过去,莱山公路管理局的工作计划进展如何?记者昨天上午来到该局采访。“现在来看,莱山公路局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区公路建设日新月异,公路网络体系日臻完善。”吕世宽局长说。
烟海高速连接线自东向西,贯穿烟台五区
在工作人员陪同下,记者行走在23米宽烟海高速连接线宽敞崭新的一级公路上,路北侧原来旧的温泉旅馆早已消失不见。沿途新建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第四人民医院、派出所、街道政府办公楼从车窗依次掠过,一个城市化的行政中心区已初具规模;路南侧瀑拉河已清淤、防渗,河面横亘富有情调的木栈桥,河心有公园,两岸是垂柳。“连接线东连烟海高速徐村立交,途经莱源路,西揽G204之腰,与芝罘区相连,贯穿莱山南部,是真正意义上的烟台市区‘大外环\’。”负责该路施工的莱山公路局副局长臧明强告诉我们:“连接线沿瀑拉河北岸建设,连接了院格庄街道的周格庄、院格庄、郑家庄、崖前、沐浴5个村,有2900多户7600多名村民,连接线修好后,他们的日常出行将方便很多。”
烟海高速起点位于烟台莱山区的轸格庄,北与观海路连接,通过设置枢纽互通与荣乌高速公路(烟台绕城段及烟威段)连接,终点位于海阳市的留格庄,接威青高速公路后向南通过主线收费站与地方道路连接。该工程对烟台市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建成通车后将形成一条贯穿莱山南部,东接牟平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西联芝罘区、福山区的烟台新外环,并依托烟海高速公路的辐射力,助推烟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将有力促进莱山南部服务业、旅游业发展,助推朱雀山旅游度假区、瀑拉谷酒庄等一批高附加值项目的快速兴起,加速莱山南部尽早实现城市化崛起。
莱源路南延自北向南,直达朱雀山
莱源路南延工程北起院格庄桥南至莱山牟平交界处,其中,院格庄中桥———金清水库4.68公里为加宽路段,设计标准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面宽23米,全线有中桥1座、小桥1座,涵洞3道。该项目将有力促进莱山南部服务业、旅游业发展,有力促进21平方公里朱雀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高附加值项目的快速兴起,向南与牟平相连,助推莱山南部尽早实现城市化崛起。朱雀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莱山区院格庄办事处,距市区15公里,辖朱唐夼和要捷两个自然村,面积8000多亩。公园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交错,森林植被类型丰富、林木丰茂,森林覆盖率90%以上,常年溪水潺潺,绿树葱茏,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是一处难得的绿色天然氧吧。随着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意识日趋增强,朱雀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既是城市恢复自然空间的宝贵境域,同时又能大跨度活跃城市景观,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适应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需要,是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因此,莱源路自北向南南延,对促进朱雀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工程将烟乳线有名的“十八盘路段”拓宽取直,行驶速度由原来每小时30公里提升到60公里,一举打通了莱山南出口,贯通了朱雀山旅游度假区,将有力促进莱山南部一批高附加值项目的快速兴起,为实现莱山区“全域城市化、全域生态化”建设夯实基础。
攻坚克难修民心路,真心实意架连心桥
工程全面铺开后,问题一个接一个摆在眼前,莱山公路人面对困难,咬紧牙关,多方沟通,积极应对。
他们请教专家,集体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点子、好方法。例如:线杆搬迁影响工程进度问题,区指挥部副指挥长李云锡果断提出架设临时线杆,进行二次搬迁灵活方案;为保民生,工会主席刁宠基安排2辆洒水车每天对穿越果园、民宅路段防尘洒水近400吨,虽然开销不小,却有效消除粉尘污染隐患。
院格庄人民深切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更加深入理解区委、区政府南部生态新城建设惠民政策,他们自发送水、送西瓜到工地一线慰问,为拆迁工作进一步奠定群众基础。
鉴于烟海高速连接线与莱源路南延工程横纵交错有利条件,莱山公路局局长吕世宽亲自挂帅,将两项工程统筹指挥调度,科学组织工程流程分项,增加作业面,合理分配人力、机械,延长施工作业时间,使两路工程路槽、土石方、路面和养生环环相扣,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机械化施工战斗力。并利用已有院格庄料场便利优势,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提前2个月实现通车。
重点打造标志性景观点,交通四通八达
记者昨天在位于我区南部的莱源路上看到,园林工人正在忙着整治路旁的绿化带,蓝天白云下,宽敞的道路蜿蜒伸向远方,让人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
路过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住在院格庄街道,每次到中心城区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路也不好走。现在好了,开车从院格庄到莱山经济开发区一带,只需要20分钟,十分方便。
莱源路和莱山区内的其他主干道一起,打造出了遍布全区的交通动脉。目前,莱山区内以港城东大街、轸大路、荣乌高速路、沟莱线、林门线以及山海路、迎春大街———莱源路、观海路、滨海路为框架,形成完善的路网格局,四通八达的路网纵贯东西,飞架南北,使城市交通畅通无阻。
如果说中心城区的路网建设,带来的是居民出行的便利,那么莱山南部生态新城片区的路网规划建设则是深谋远虑、未雨绸缪之举。
莱山区依托莱源路,启动沟莱线、烟海高速———莱源路连接线等道路前期工作,随着道路未来几年的建成,将打造市区一小时“休闲圈”,周边区域经济也将“借路腾飞”。
布局“两纵五横”公路网,打造全域生态化体系
我区于2010年开始启动公路网络升级计划,着力打造莱山南部“两纵五横”(“两纵”即莱源路、马屯线,“五横”即轸大路、沟莱线、林门线、马回-北冶线、烟海高速连接线)现代化公路网络。今年政府投资县路6座老桥拆除重建工程已完成75%,预计年内全部完工。下步将着手马屯线、沟莱线、林门线升级改造,尽早实现莱山南部公路网络升级目标。这幅发展蓝图将极大地促进莱山区整体跨越式发展,为全市早日实现“质效双优的烟台经济‘升级版\’”目标,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北部都市化、南部城市化”是莱山人民的期望,两路工程的相继建成,使我区在加快提升现有城区基础上,放开手脚开发建设莱山生态新城,开辟了城市建设的“第二战场”。
据了解,目前,已有烟台植物园、朱雀山旅游度假区、围子山自然保护区、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均旺植物工厂、锦园春生态园等30多个生态项目落户新城。今年,新城范围安排的市区两级重点项目达到30个,总投资约300亿元。一个寄托市民希望、承载城市梦想的生态新城呼之欲出。
新闻推荐
我是今年年初才调到海阳市政协文史委工作的,之前虽然也自称是个“文学爱好者”,而且在大小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但真正接触文史工作,还真是大姑娘坐轿———头一...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