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通过构建水系生态水网,不断提升对城乡生态环境改善的保障能力;建立了河系健康、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系,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重点水土流失区和易灾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并通过构建筑河流、水库塘坝及生态保护带,河流等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地下水开采得到有效限制,地下水漏斗区面积显著减少,城乡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逛荡河治理每隔500米建一处休闲长廊
“生态水利是城市文明进步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水利发展建设的最高目标。”昨日,在莱山区烟台国际会展中心逛荡河休闲景观区,莱山区水利局工作人员指着清澈河水和绵延数十公里逛荡河景观带对记者说,所谓的生态水利是指按照生态学、生态平衡的原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莱山区作为烟台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何加强生态水利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该区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的紧迫任务。“为加强生态水利建设,莱山区水利部门自2009年以来,根据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莱山区分区规划,抓住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重大机遇和建设现代滨海新区号召,加强了对区内生态水利建设,重点对逛荡河、大沽夹河、辛安河等重点河流进行了综合治理,使区内生态水利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莱山区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如在逛荡河治理中,以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自然、生态、休闲为主题,沿河每隔300—500米,建设一处60—150平米的亲水平台、街头游园、小型活动广场,以及部分表演台、休闲长廊等,建成集防汛行洪、城市排涝、市民休闲娱乐为一体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色城市景观带,将逛荡河打造成一条连通山、湖、河、海的精品之河。再如:莱山街道南村水库按照水利风景区的要求进行了建设改造,使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水土保持治理稳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地下水开采得到有效控制;水源涵养和主要水体水质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主要水功能区水质恶化状况得到缓解;而从2012年开始莱山区同时也对辛安河和大沽夹河莱山段开展了综合治理,河道水环境状况也得到较大改善。
水网骨干构架为防洪灌溉水生态改善提供保障
“莱山区地处烟台市东南,地势南部及西北部较高,北部、西南部及东北较低,东部依山傍海,南部则属典型的丘陵地形,区内由内外地质应力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的水系资源,全区共有大小河流23余条,全区水网的骨干构架大致为三河连各支,库河相连通。三河指的是覆盖全区的大沽夹河、辛安河、逛荡河,库指的是全区24座小型水库。”莱山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沽夹河是莱山区水网体系的骨干动脉,在防洪、供水、灌溉、水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与水网构架的铺拉河、东风河、莱山河、友谊河、马家都河、朱塂堡河等均有连通关系。该河为区内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发源于海阳市三海山北麓,流经海阳、牟平、栖霞、福山,于福山区城北与内夹河汇合,经胜利东村入海。全长75km,流域面积999km2。自莱山院格庄街道王官庄村入境,莱山街道两甲埠村出境。莱山区境内长度11.5km,流域面积146.78km2,具有防洪排涝、供水、农业灌溉和生态等综合功能。流域内共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2座,塘坝81座。据福山水文站多年观测资料,2003年8月23日为最大流量1670m3/s。1980以来枯水期河道经常断流,目前该河中下游的道平、东珠岩、西玉树庄和宫家岛修建了四道拦河闸、坝,对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莱山区水利局工作人员称,辛安河是莱山区水网体系的第二大骨干动脉,在防洪、供水、灌溉、水生态建设中也极具重要地位,与水网构架的桂山河、孔辛头河、冶头河、朱柳河、大山后河、林家疃河等支流相连。辛安河主要由桂山河、孔辛头河、冶头河、朱柳河、大山后河、林家疃河等支流组成。辛安河发源于牟平区鹊山北麓,由两大支流于牟平区高陵村汇合,自南向北流经牟平、莱山、高新区,于高新区谭家泊村北注入黄海。全长43.5km,流域面积315km2。自莱山解甲庄街道南水村入境,解甲庄街道东解村出境。境内河流属中下游河段,长度11.5km,流域面积68.6km2,也具有防洪排涝、供水、农业灌溉和生态等综合功能。据新添堡水文站1958—1971年观测资料,1965年7月28日为最高水位4.94m。枯水季节干涸。该河流上游于1973年6月建有高陵水库,库容量5037万m3,兴利库容3622万m3。流域内共有小(二)型水库4座,塘坝52座。自莱山建区以来先后在辛安河上修建了辛安、新添堡、大山后、朱柳四座橡胶坝、繁荣庄拦河闸,这些拦河闸坝的修建对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也发挥了很好的调节作用。“逛荡河则发源于初家街道远陵夼村北黑塔王西山沟中,凤凰山水库溢洪道下游,属季节性河流,独流入海,全长13.28km,流域面积81.86km2,具有防洪排涝、生态等综合功能。”莱山区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该条河流流经初家街道的远陵夼、陈家、沟北、河东、河西、初家、曹家、午台、刘家滩,最后在烟台国际会展中心北入海。涉及初家、滨海街道9个村庄及绿色家园等小区约18000人。流域内共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4座,塘坝7座。该河西起凤凰山水库,东至观海路段已经治理,治理长度5公里。主要支流为邹家河。全长4km,流域面积10km2。,河底宽约4———10米。全区25座小型水库分布于全区各街道,为莱山区的防洪、供水灌溉和水生态改善提供保障。
“近年来,莱山水利部门立足于本区实际,以保障莱山城乡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为目的,建设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域的全区大水网,多源互补、丰枯调剂、保障应急、促进发展,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服务民生、水资源管理、行业管理四大能力,在水资源保障、防灾减灾、农田水利、水系生态、地下水保护、水利信息化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为莱山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莱山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莱山区在水利建设中重点突出生态水利建设规划。一方面,生态水网以现有的河道为基础,水生态突出了滨海特色,治理、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全面提高莱山水系生态的水平,规划布局了三条主要河流形成的三大水生态网络构架。一方面,确立了生态水网的骨干构架,以大沽夹河、辛安河、逛荡河三大河流及20条支流、24座小型水库、140座塘坝为重要节点。另一方面,突出了生态水利建设的重点布局。在大沽夹河流域的水利建设中,2009年按照烟台市的统一部署,对大沽夹河莱山段进行了包括河道疏浚、堤防浆砌、建筑物配套、河滩地整治及河道两岸绿化的整治工程。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强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蓄水拦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提高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对地表水水源地实施封闭保护,对区内河流实施生态修复。“在辛安河流域的水利建设中,莱山区水利部门结合河道防洪治理综合采用景观林建设、滨水植被恢复、生态护岸等措施,实施生态修复。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对河道进行河道疏浚、堤防浆砌、建筑物配套、河滩地整治及河道两岸绿化的整治。”莱山区水利部门工作人员说,在逛荡河流域的水利建设中实施雨污分流,满足景观、生态良性循环。下步还将做好利用凤凰山、庙后等水库向河道补水,满足城市河流景观用水需求,控制城乡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流入,加强点源、面源污染治理,实现保障水质、水系生态安全的目标。
“莱山区在水系生态工程建设中,先后对辛安河、瀑拉河等重点中小河流进行生态景观修复工程建设。为全面改善莱山区河道及水源地环境,加强对重点中小型河流生态修复,区政府又投资1858万元,自2014年开始两年内对全区20条直流河道进行全面整治,莱山区的生态水系面貌将焕然一新。”莱山区水利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生态水利是事关莱山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生态水利设计和建设中,他们将重点着眼于莱山区及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水利,而不能仅关注于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改造,仅盲目的关注于社会短斯发展和市民目前生活的需要,将莱山区建设成水系纵横、绿色生态的现代滨海新城。
新闻推荐
海阳市民隋女士抱着患急病的儿子搭乘出租车,在交警的引导下,及时从海阳抵达了毓璜顶医院。YMG记者何晓波通讯员王建于永军摄...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