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人员,本是弱势群体。偏偏有人泯灭良心,把黑手伸向了他们。近日,海阳法院审结该院首起强迫劳动案,利欲熏心的被告人赵某兄弟二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省工钱哄骗智障人员进厂
2012年底,赵某从四川来到海阳,承包了一家砖厂。为提高产量,赵某雇佣了4名工人,每月要支出一万多元工资。过了几个月,赵某总感觉赚钱太少。2013年6月左右,他无意中听说有些砖厂收留智障人员干活,只管吃住不发工资。赵某顿感“茅塞顿开”。于是,他也想着去找几名智障人员给他干活,只供给他们吃喝。这样一来,砖厂利润自然就会大大提高。歪念一起,赵某便立马开始行动。2014年春节前,赵某到文登办事,在车站附近看到金某在垃圾桶附近寻找吃的,赵某断定金某是智障人,于是买了早餐,假装好心和金某搭讪。最后,将金某哄骗到自己承包的砖厂。到了砖厂后,赵某先让金某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就自己示范干活,让金某跟着学。金某虽然智力不行,但很快学会了。2014年2月,赵某又在乳山某处遇到了一名智障人员,于是故伎重演,把他哄上了出租车,拉到砖厂为其提供免费劳动。两次得手,赵某盘算着再找几个人来干活。2014年5月,“有心”的赵某又发现了目标,但这次遇到的智障人员不愿跟赵某走。不甘心的赵某又打电话给同在海阳打工的哥哥,两人一起开车把这名智障人员拉回了砖厂。一进厂,赵某就给他做了一大碗米饭,被骗来的智障人员也就“安了心”。之后,赵某又先后诱骗两名智障人员到砖厂干活。这样一来,赵某每月可以额外获得大概5000元的“利润”,“效益”有了大幅提升。
连打带吓强迫“工人”听话
几名新“工人”给赵某带来了额外收入,但赵某始终不放心,怕到手的“鸭子”飞了。于是,他专门拿出一间屋子,让他们住到一起,平时不干活的时候,就把房门紧紧锁上。但这样的“防范”,仍然没能挡住一个人的逃跑。接受“教训”的赵某赶紧给房间窗户装上了铁丝网。平时,也不给他们打扫,房间里一直充满臭味,吃的也比普通工人差很多。到了干活的时候,赵某就把门锁打开,放他们出来,监督他们干活。有时“工人”们不爱干活,赵某就用拳脚来“教育”他们老实听话。就这样,四名智障人在赵某承包的砖厂一干就是好几个月。2014年9月,经群众举报,海阳市公安局依法将赵某兄弟二人抓获归案。海阳市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强迫劳动罪对赵某兄弟二人提起公诉。海阳市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赵某以暴力、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其兄明知赵某强迫他人劳动,仍然帮助其运送人员,两名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强迫劳动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赵某兄弟二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和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分别处以人民币六千元和四千元罚金。YMG记者任雪娜通讯员杨建平程延平高小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通讯员任苗摄影报道)“六一”前夕,市妇联“春蕾计划”爱心大篷车再度启程。29日,40余名爱心乘客携带爱心款和爱心礼物走...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