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公里海岸线,给了辛安镇发展滨海旅游的理由。丰富的林果资源,构筑了辛安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的优势。
6月,虎脚山下,夏意袭来。这个美好的季节,旅游注定让辛安与众不同。
走进辛安,你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成群结队的自驾游车辆从跨海大桥缓缓驶入,驰骋在风光旖旎的滨海大道上,远眺虎脚山,近触金沙滩。累了,山海相依间,择一处农家小院小憩,吃上一顿肥美的海鲜,掸去旅行的疲惫。
眼下,辛安,依托依山傍海的优势,南部两翼遥相呼应,南部擎起滨海旅游,北部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南部滨海游主要发展以南邵家村为代表的‘渔家乐\’旅游项目,北部生态观光游发展以向阳村为代表的‘农家乐\’。”辛安镇党委书记邵蕾说,南邵家村高点打造成真正具有胶东特色的渔家乐,形成“海滩+温泉+渔家乐+休闲观光度假”的一条龙式旅游观光模式。而生态采摘项目将精心打造草莓、果桑种植为主题的“田园观光”和“做一天农人”的农家乐旅游观光项目,“通过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提高农民入股分红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
搞旅游,没有好的环境支撑不行。“2014年我们进入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名单,借着这个机遇,我们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实现大突破。”邵蕾说。
6月6日,第二届海阳辛安紫深桑葚采摘节拉开大幕,辛安桑葚紫得那么动人,诚邀八方来客。
踏浪十里金滩乐享渔家风情
碧桂园·十里金滩,整个街区人头攒动。五星级酒店、沙滩俱乐部、温泉会所、商业街……在这里能找到很多现代都市的符号,这些也把这座滨海小镇点缀得格外迷人。
2013年3月9日,碧桂园·十里金滩项目动工,目前已完成投资近47亿元,除了住宅外,还兴建了五星级酒店、商业街、温泉会所、学校等配套服务设施。配套服务都是高标准建设,面向所有居民开放,力求给大家提供一个五星级的家。
碧桂园·十里金滩项目的兴建,除了给辛安镇带来了现代都市的服务水平,还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家住辛安镇辛安村的刘国红原来没有固定工作,碧桂园·十里金滩项目开建后,他来到酒店做了一名物业工作人员。“除了五险一金,每个月还能拿到两三千块钱,最重要的是离家近,可以经常回家看看父母孩子。”刘国红说。据了解,目前碧桂园·十里金滩项目中共有2000多名员工,其中40%多为本地人口。“引进大项目,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更重要的是还能解决镇上百姓的就业、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这对我们镇的总体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邵蕾说。
更为重要的是,碧桂园·十里金滩与其说是一个地产项目,不如说是造了一座海上新城,一处迷人的景点,这样的地产项目对一个乡镇的品位提升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南面黄海,西邻跨海大桥,紧邻滨海公路,十里金沙海岸,270°浩瀚山海景,包含海上岛墅、海滩洋房、观澜公寓等产品,配备半岛超五星度假酒店,水上农庄、商业风俗小镇,是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超大规模海上国际新城。
金滩踏浪,感受的是“高大上”;渔家风情,体会的是“原汁原味”。
昨日上午,辛安镇南邵家村,青岛游客李先生带着一家三口来到这里,吃上一顿渔家饭,采摘一些果桑,一天下来玩得十分尽兴。
走进南邵家村,道路硬化一新,渔家乐休闲广场绿意盎然,码头、龙王庙、果桑、草莓采摘园等人文体验景观一应俱全。南邵家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南邵家村渔家乐旨在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一条龙方面的服务。南邵家全村有近700村民将参与旅游服务业,社会效益相当可观,还有各种时令海鲜、白黄瓜、红富士等特色旅游产品以及各种以海鲜为主的特色饮食。
南邵家渔家乐项目已投资7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硬化道路23000多平方米,建成了6000多平方米的渔家乐休闲广场,栽植柳树、雪松、樱花等树木16000多棵。2015年,“渔家乐”共接待游客5000多人次,实现收入50余万元,并成立了“渔家乐”专业合作社,入社户数达到57户,预计两年内将再增加30户,截至目前,正式营业的“渔家乐”有33户。“今年将继续有20家总面积8700多平米的‘渔家乐\’对外营业,并已开工建设占地40亩的渔家乐文化城,进而引导和带动周边村庄‘渔家乐\’发展,让南邵家‘渔家乐\’成为海阳知名品牌。同时利用现有渔家乐,生态采摘发展基础,策划发展‘乡村民宿游\’具体计划打造三条旅游线路,包括海阳一日游,渔村一日游,海岛一日游,实现‘吃住一体\’多措促农增收。”邵蕾说,目前,该项目已由青岛意境设计院完成规划设计,并已开工建设,预计10月底前全部完工。
激活乡村旅游打造经济转型“新引擎”
如何充分释放区域资源优势,怎么认识乡村旅游?这是辛安镇一班人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2016年,我们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全镇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邵蕾说,辛安将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打造经济转型“新引擎”。充分依托辛安镇依山傍海的优势,把良好的乡村生态资源与碧桂园十里金沙滩等现代高端休闲项目融合起来,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乡村旅游业,倾力将辛安镇打造成为“海滩+温泉+渔家乐+农家乐休闲观光度假”的“一条龙”式观光旅游城镇。
辛安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涉旅发展文件,分解任务,确定联系人,对有关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落实到人,同时理顺旅游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
眼下,第二届海阳辛安紫深桑葚采摘节拉开大幕,辛安镇果桑鲜嫩、味正、醇美,桑果发往北京、青岛、烟台等地,其纯正的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果桑采摘园的管理方式是粗管理无公害不打药、不使别的肥料,游客可以放心大胆地采摘品尝,营养丰富的桑葚果老少皆宜。
北部“生态果园”方面,辛安正在加紧跟踪汇源果汁分厂项目,因地制宜引进龙头型、基地型的涉农企业,并计划成立紫深桑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从而拉长果桑的产业链,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未来2—3年,辛安镇将全面整合镇内旅游项目,配齐配全旅游设施,打造集海滩、温泉、渔家乐、农家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集群。
如何实现旅游管理提升?辛安重视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对南邵家村渔家乐、果桑采摘园、农家乐和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企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礼仪和服务技能培训,提升了参训人员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服务技能,大大提升旅游服务整体水平。
辛安制定各项旅游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景区景点内部环境,大力开展景点争创达标活动,并建立景区文明创建长效机制,保持景区景点环境的整洁优美。认真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旅游经营活动,纠正旅游企业的不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维持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分别在“五一”、“十一”前夕联合工商、公安、安监、技术监督等部门开展了旅游行业安全检查、旅游商品质量专项治理等系列活动,对外公布了旅游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了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不留死角。
滨海新城渐显夯实旅游“硬支撑”
置身辛安,真有种置身都市之感。
新住宅楼有这些:投资3000万元的万和家苑项目现已开工建设,规划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原敬老院驻地新规划的凤阳置业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项目预计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镇政府南侧新雨锦苑项目也将投资1500万元完成一万平方米商业居住区综合打造,现已开工建设。
环境,是外来游客对一个区域的第一感观。良好的环境,对于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在辛安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专业保洁队伍,每日负责清扫街面,清理垃圾。“不仅每个村庄有自己的保洁队伍,我们还将全镇区域划分为4个大片,每个片配备一辆垃圾转运车,每30户配备一个城市标准化垃圾箱,每辆垃圾转运车配备2名清洁员,每天将各村垃圾清理运送到行村垃圾中转站和辛安镇垃圾填埋场。”邵蕾说,为了加快实现全域净化,辛安镇组织开展了农村“三大堆”集中清理活动,彻底清除农村卫生死角,进一步加快垃圾一体化处理,让农村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
眼下,辛安全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以来已完成辛安新城、向阳小区3.5万平方米的集中连片开发工作,并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开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450万元完成新建敬老院项目建设,投入1200余万元对镇内黄塘河河道进行整治,投入150万元完成吕家村60亩同心湖生态修复整治,投入128万元完成吕家村至南邵家村全长3600米的通海路硬化工程,投入900余万元完成7.5公里黄海线道路硬化,投入195万元铺设污水管道3000米,投入共120万元完成一中门前道路硬化、亮化和绿化,并投入1800余万元对镇驻地及园区路改造升级。
2016年,辛安镇将抓住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的机遇,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改造、环境综合整治、道路延伸等方面工作。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计划引导投资2000万元在镇驻地东部筹建一座占地8亩、10吨规模、供暖面积达到20万平米的热源厂,项目预计于2016年下半年动工,2017年冬季完工供暖。新引进山东水务集团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行村白沙河建设自来水厂,供行村、辛安两个乡镇用水,目前达成意向并签订协议,5月份开始勘探规划设计,年底完工,项目的建成将彻底解决全镇村民饮水难问题。
环境综合整治方面,2016年,辛安镇将重点加强对垃圾中转站的运转和管理,配足配齐保洁员和硬件设施,将农村环境卫生长久保持下去。年内计划再打造12个美丽乡村,并从镇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表现突出的村,量身打造文化长廊,巩固提升“四德工程”建设水平。
以旅游之名,一座城镇繁荣与田园风光完美结合的海阳南部海上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新闻推荐
红色党建聚实力,执法岗上展风采。近年来,海阳市公安局党委以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为导向,完成了一个个挑战,打赢了一场...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