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存量增加和价格走低导致的需求量增加,将成为左右今年市场走向的两大决定因素,后市不确定性增加。市苹果协会建议,果农及果品企业要有合理的价格预期,不惜售、不待价而沽,随行就市、顺势销售,把收入落到实处。
→果农正在给苹果进行包装。
刚出“正月门”,面对烟台苹果销售行情,不少果农和经销商就开始坐不住了:出库价格一直处于下行态势,果价不理想不说,市场销售也相对缓慢,后续压力增大。“价低”、“卖难”,这双重不利因素叠加,确实是库存烟台苹果面临的现状。根据市苹果协会统计,截至目前烟台入库苹果总量销售35%左右,相比去年同期略低5%左右,客商收购果每斤亏损1元以上。相关人士表示,后续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建议果农及果品企业要有合理的价格预期,不惜售、不待价而沽,把收入落到实处。
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
昨日,走进海阳市朱吴镇,在S210省道西侧一家秀兰冷库,记者见到院内用来放置苹果的铁笼,整齐地堆放在一角,其数量只占规划区域的一小部分。
“往年这时间,库存苹果基本能出四成总量。今年销售不理想,约莫还有五成多的数量,没有找到买家。”该冷库老板姜寿起介绍,卖不出去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价格问题,“客商给的价格太低,果农和果贩不买账,准备再压一段时间,观望下看看。”对于苹果价格,姜寿起至今还记得,去年秋季规格80毫米一二级红富士苹果开秤价为3元,中后期价格逐步走低至2.5元。而现在规格80毫米、75毫米的一二级苹果,出库价格为2元和1.5元左右,客商每斤亏损1元以上。苹果销售形势,不仅在海阳市不甚乐观,在其他果品主产区也是如此。“从上市以来,苹果出库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导致春节过后客商调货的积极性依然不高,销售压力比较大。”国家级果品分析师、市苹果协会副会长于立江介绍,苹果入库贮藏5个月时间,外地客商过来选购果品的人数,明显比往年偏少。
库存入库量创历史最高
价格与供求是一对孪生兄弟,探讨价格自然不能避开供求因素。市苹果协会在春节前走访了烟台市800多家冷库,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苹果增产15%左右,总产量达530万吨,并且当季所有冷库都已存满,总量达340万吨左右。“在库存方面,2014年果商和果农自存普遍性亏损,导致去年秋季收购市场趋于谨慎,部分冷库和果商减少收购数量,加大代储比例,一度出现储果大桶供不应求的现象。”市苹果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调研中发现,今年入库苹果数量创历史最高,其中果农自存果比例在上年基础上继续增加,这也是果农不得已的选择。
“苹果销售行情,不仅在烟台市不理想,根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公布的信息,我国八个苹果主产区苹果出库情况不论比去年同期还是比往年同期的出库率都低10%以上。”市苹果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有人说2015年前种苹果赚钱是常态,2016年以后或许成为历史。其实当前全国苹果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苹果行业正在经历一轮淘汰和洗牌。”于立江也表示,不过由于多年来,烟台苹果建起了完善的产业链条,并且果农管理技术过硬,品牌招牌国内知名,相信不会受到大的波及,后续市场前景仍然理想。
建议应顺势销售避免积压
尽管各项销售数据均显示后续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但困难与机遇并存,烟台苹果仍有良好发展空间。
“随着苹果收购价格的下降、国家战略的进一步调整,烟台市苹果出口开始出现回升态势,这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销售。同时,果汁业近三年来,不断进行内部调整,降低原料收购总量,控制原料收购价格和浓缩汁产量,稳定出口价格,整个果汁业开始止跌回升,加工果价格有所提高、收购量增加,这对苹果国内销售也将有所帮助。”市苹果协会会长姜中武介绍,此外,随着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商、微商等新的销售渠道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选择,淘宝、天猫、京东、顺丰优选等第三方平台、直销平台、微信上卖苹果的商户众多,云集烟台果品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垂直电商平台“烟台苹果网”也上线运营,这种网络交易一票直达,减少中间环节,价格优势明显,或将成为烟台苹果销售新的拉动力。市场存量增加和价格走低导致的需求量增加,将成为左右今年市场走向的两大决定因素,后市不确定性增加。市苹果协会建议,果农及果品企业要有合理的价格预期,不惜售、不待价而沽,随行就市、顺势销售,避免造成积压和损失,把收入落到实处。同时,果品龙头企业也应积极发挥社会责任,利用自己的渠道和市场,积极帮助果农销售苹果。YMG记者姜乾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段瑛慧通讯员姜长雨杨喆)近日,为全力备战中国茶博会,海阳市特地邀请中国茶博会主办方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委员会秘书长魏有等多位茶叶...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