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勾起一段积淀多年缘分的回忆。“当时他才25岁。”眼下,电视剧《大秧歌》热播,导演郭靖宇的鬼才与原著夏仁胜的文才相得益彰,二人共同打造了这部电视荧幕上的传奇剧,被誉为影视界的“黄金搭档”。采访中,夏仁胜更是透露,二人早在1998年就因戏结缘,合作了本地题材电视剧《白领农民》。
郭靖宇莱阳挑战荧屏导演“处女秀”
“这张老照片很珍贵,郭靖宇本人都没有!”在夏仁胜的书房,一张存于电脑上的合影泛起老照片特有的青黄色。照片上,夏仁胜与郭靖宇并排坐于沙发上,眼睛盯着面前的监视器,观看着演员的表演。监视器那头,正在拍摄的,是以莱阳龙大集团的发展为原型、反映农民发展的一部电视连续剧———《白领农民》。
与此次《大秧歌》的合作形式一样,《白领农民》中,夏仁胜担任电视剧的编剧,郭靖宇担任导演。不同的是,那时的两人都更年轻,甚至在郭靖宇的脸上还透出几分青涩。“他毕竟只有25岁嘛!”夏仁胜笑笑说,当时的郭靖宇比现在瘦很多,是一枚标准的“帅哥”。
弥足珍贵的是,这部只有六集的《白领农民》,是郭靖宇首次独立执导的电视剧,也是他以导演的身份在演艺圈一炮走红、站稳脚跟的代表作。随后,郭靖宇独立执导的《玫瑰花开》《龙虎人生》《刀锋1937》《美丽人生》等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
《大秧歌》有风格延续也有大胆突破
有了之前的合作,郭靖宇、夏仁胜二人就成了要好的“老朋友”,在此次《大秧歌》拍摄前,夏仁胜也是第一个想到联系这位老友。“他的电视剧无论是从时代大背景还是从故事的结构上,更多的是血浓于水、民族大义、个人英雄,再加传奇的经历。”夏仁胜说,郭靖宇电视剧里所表现的这种一贯风格,正与《大秧歌》剧本中所要体现的热血、抗战和传奇契合,所以这部电视剧的导演人选非郭靖宇不可。
风格的延续是一种执着的坚守,而《大秧歌》中也有了郭靖宇之前导演作品中较少见的新突破———开始讲爱情故事。看过《大秧歌》的观众都会发现,这部戏里增强了爱情的成分,整个故事在凸显英雄的同时,又在诠释那个时代下爱情的坚持和努力、误解和释然,让更多的爱与情仇融入到故事中,让观众能够见识中原文化大背景下这不同寻常的爱。这一点,是一个新的尝试,也同样是为了满足年轻观众的口味和需求。“戏里的爱情、亲情、国仇家恨相互交错,在让整部电视剧内容更加丰富立体的同时,我们也想反映一个重要思想———在那个抗战背景下,虽有家恨,但国仇更大,我们的英雄在历经生活磨砺后所展现出来的大爱、大义更弥足珍贵。”夏仁胜说。
不遗余力打造抗战电视剧精品
在《大秧歌》电视剧拍摄的344天当中,夏仁胜几乎天天与剧组吃住在一起,与郭靖宇讨论剧本成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这两位严谨的人走到一起,演员的一颦一笑、场景的一景一物,甚至剧本中的一字一句,都成了两人“较真”的对象。
这部长达79集的电视剧甚至在海阳市琵琶岛修建了海岛边上的拍摄场景,投资高达2.08亿,为了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剧组更是不惜重金打造场景。“印象最深的就是海神庙的搭建。”夏仁胜回忆说,海神庙在整部戏中占有重要戏份,很多重要的情节都发生在庙前、庙内。最初剧组搭建了一个较为简易的庙作为拍摄场景,但是郭靖宇很不满意,甚至不惜放慢拍戏节奏重新搭建了我们现在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海神庙,庄严、恢弘。据透露,仅这座海神庙的搭建,就花费了大约500万元。
“我们就是想在抗战剧充斥荧屏的今天,用最诚挚的作品让观众眼前一亮。”夏仁胜说,他们这对“黄金搭档”的共同目标,就是不遗余力打造一部抗战题材“精品”电视剧。YMG记者曲妍妮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涉及金额2188.20万元,税额284.47万元本报讯(通讯员李玲YMG记者刘洁)近日,海阳市国税局稽查局破获一起票数多、涉及面广的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案。涉案...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