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家楼村,记者好不容易才在村中央一处破旧房子里找到老艺人孔繁财,他正在忙着进行泥盆的手工作业。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人欣然而起,筛土、晒泥、揉泥,拉胚、做盆身……现场演示了一遍泥盆的制作流程。
“前些年,在莱州乡间有很多走村串户卖泥盆的商贩,他们有的用手推车推着,有的用长扁担挑着,一次能贩卖上百只泥盆,叠得像小山一样,走起来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打碎了。”孔繁财说,“卖这种泥盆的人怕打破乡村的宁静,从来不会吆喝一声,有需要的乡亲们自然会围拢过来,问价挑选……这情景现在是看不到了。”
今年81岁的孔繁财,17岁开始跟师父学习泥盆制作,已在这一行干了60多年。老人说,制作泥盆要经过黏土采集、处理纯净、练土、拉胚成型、装饰、晾干、入窑烧制等多道复杂工序,技术要求高,费时又费力,而价格却非常低廉,现在也不过两元一个。
“以前泥盆旺销时,俺一年要烧制10来窑,每窑300只,加起来就是3000只。加上几位师兄弟也都在烧制,一年的泥盆出产量少说也有几万只。”孔繁财说。近年来,泥茶壶的销量逐年减少,优质黏土资源紧缺,加上人工成本提高,制作泥盆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艺人们纷纷转行,他自己也只能抽空制作一些,不能当成主业来搞。虽然自己烧制的泥盆行销莱州全境,但孔老仍然心事重重,他说,现在不再有年轻人来学这门手艺,他担心这项传统民间技艺很快会失传。“每当想到泥盆制作技艺不久就要在自己手里失传,心里真不是滋味!”
新闻推荐
刘洪宝是莱州市供电公司一名普通驾驶员,自1996年以来,连续安全行车100万公里。刘洪宝是如何做到的呢?刘洪宝告诉记者,他开车以来,始终牢固树立“交通礼让,安全...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