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州新闻 > 正文

1米面塑中华龙亮相莱州, 面塑高手寄语祖国龙腾虎跃

来源:烟台晚报 2012-01-11 03:37   https://www.yybnet.net/

龙年在即,忙年的步子一天紧似一天,姿态各异“龙”们也就都新鲜出炉了。这不,历时一周,用一双巧手制作出的长达一米的面塑“中华龙”,带着2012龙腾虎跃的美好期望亮相莱州市。记者寻迹觅踪,被面塑艺人的“龙”情结深深感染。

30年面塑,

拿手强项是“圣虫”

腊月是莱州民间面塑艺术家孙雪堂最忙活的月份。“从进了腊月门,我就忙得腾不出手,现在订单早就不敢接了,手里这些活儿估计要忙活到年根儿。”在朱桥镇山上贾家村,孙雪堂笑着告诉记者。一进入孙雪堂屋门,记者顿时被面前许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所震撼。只见,不大的房间里,炕上、桌上、茶几上到处摆满了已经完成的作品。“这些都是四里八乡的乡亲们定做的。”

在莱州市朱桥镇,孙雪堂的名声可谓是响当当。不仅因为她做面塑做了三十多年,更因为她曾获大小奖项无数,还曾到人民大会堂领过奖。今年65岁的孙雪堂,她自幼爱好做面塑。从事面塑制作30多年里,她做过的面塑已经不可数,从小孩过百岁的“穗子”、青年人定婚的“鸳鸯”;到结婚的“喜饽饽”、老年人庆寿的“寿桃”;而盖房庆梁的“梁龙”以及正月十五的“圣虫”都是她的拿手强项。

在大小各异的面雕里,记者注意到,在靠窗的一个簸箕上,放着一个像龙又不是龙的面塑。据孙雪堂介绍,这个东西叫“圣虫”,也叫“神虫”,原型就是一条龙,藏尾盘坐在莲花底座上。“在古代,龙是皇帝御用之物,普通老百姓不敢随便使用和龙有关的东西,可又想图个吉祥,于是就把龙的形象艺术加工了一下,又给它改了名字,所以就变成了现在看到的‘圣虫\’。”孙雪堂解释说。

“中华龙”寄望龙年龙腾虎跃

面雕虽是一门艺术,却饱含了历史味,演绎着社会变迁。“这个‘圣虫\’是没有爪子的。”孙雪堂抚摸着硕大的面雕说,一般龙爪都是五指,而圣虫的爪子是四指,“这原因就是五爪金龙属于皇帝专用,老百姓不敢与皇帝平起平坐,虽然图形经过了艺术加工,但还得有所区别,因此‘圣虫\’就少了一指。”

古代民俗艺术有很多忌讳,但在新社会人人平等,这些忌讳也随之云消雾散,古代的御用之物如今也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现在根本没那么多避讳,以前不能用的都可以用,而且还可以加上创新,‘镀\’上金、弄上字。”孙雪堂指着另一幅龙凤面雕作品说,“看这个,底座上就雕有大富大贵字样,也是取龙的吉祥之意,年轻人结婚、生孩子、家里盖新房上梁都喜欢用这个。”

除了“艺术龙”,在孙雪堂的巧手下,也诞生了“形象龙”。在屋内一角,一条长近一米的“中华龙”,塑造的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似腾腾欲飞。“光这一个面雕,前后就要耗费我近一周时间,能弄出来可是不容易。”孙雪堂美滋滋地瞅着作品说,这就是今年的主打作品,作品是自主设计的,名字是自个取的,“2012年是龙年,龙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吉祥物,我做这个中华龙就是祝愿我们祖国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大展鸿图。”YMG记者姜乾通讯员张晶晶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专盯孤寡老人持刀蒙面抢劫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綦英祥王冠中)翻墙、蒙面、持刀、威逼、抢劫,无所不抢,甚至连茶壶都要抢……而他们这次将黑手伸向了农村的孤寡老人,2月28日,莱州...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米面塑中华龙亮相莱州, 面塑高手寄语祖国龙腾虎跃)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