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州新闻 > 正文

流传莱州民间的名帖

来源:烟台晚报 2013-04-05 21:02   https://www.yybnet.net/

□吕富苓

莱州人杰地灵,书法名家辈出。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莱州人左伯,因精心研写书法的需要,研制了宜于毛笔书写的“子邑纸”,闻名全国。明清两代的莱州人刘耳枝、毛纪、林凤官、翟云升、张士保等,书法也名噪全国。据记载,外地籍书法家的一些名作也书于莱州。郑道昭的《郑文公碑》就是其一。郑板桥的名匾“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也书于莱州。康熙、乾隆皇帝来祭东海神庙,留下了“海天浴日”、“万派朝宗”两块金匾。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古雅的郑文公碑亭竣工之际,全国著名书法家、88岁的刘海粟大师亲临文峰山题匾“山壁争辉”,为碑亭题联“四顾苍茫天外天吟天外海,一碑突兀画中人醉画中山”。在莱州民间,流传着几本字帖。

真假《郑文公碑》帖

文峰山的摩崖石刻郑文公碑,是北魏时荧阳人郑道昭为光州刺史时为其父郑曦树碑立传之作。刻于一块高3米、宽4米的巨石的东面,计1244字。字迹端庄典雅,笔画刚健遒劲,在隶体向楷体演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世臣曰:“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由于距今已1500年之久,露天经风历雨,许多字迹模糊不清,再说碑石巨大,处于山坡,拓印十分不易,拓片稀少珍贵,过去又没有复印技术。1983年到1984年,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和莱州市博物馆裁拓装裱编辑成册《荧阳郑文公之碑》,八开本,正文84页,1244字。此帖被各大图书馆收藏,供有识之士欣赏摹写。此后筑碑亭保护,不许拓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书法界有“北碑南帖”之说,郑文公碑又属北碑之冠,魏碑之最。人们谙识其书法价值。据老者回忆,清末民国,掖县(今莱州)城里南关有几处商铺经营书法用品,在家自筑石墙刻字制版,拓印成册,以“郑文公碑帖”的名义出售,生意极为兴隆,与南方数省均有批发业务。这之中经书写者雕刻者几道工序,字已严重失真,仅求形似,气韵已荡然无存。此假帖稍小于十六开,封皮书“初拓·郑文公碑·下册”,每页12字,约500字,真假一比,假本略显字形呆板,笔画稚嫩。

《重修东海神庙碑记》帖

东海神庙曾位于莱州城西18里的海边。相传赵匡胤于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大修海庙,后几经重修扩建,以至与孔庙、岱庙齐名天下。重修海庙的石碑立于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碑文为“钦命山东分守登(州)莱(州)青(州)整饬海防兵备道”的道员王镇撰稿,815字,记叙了此庙重修的概况,其中1/3的篇幅记叙了英夷入侵渤海湾,觊觎胶东的行径,给后人研究现代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此碑为清代著名书法家掖县进士翟云升用隶体“书丹并篆额”,碑帖为隶书中的精品。字形略扁,端庄隽秀;笔迹厚重方润,寓方于圆,寓刚于柔之内;横写作波,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向右伸展;反挑圆转向左,回锋重收;竖画向下垂悬,劲直有力。此帖整篇秀美,令人喜爱。碑碣拓片流传全国。在莱州更是被争相复印,流传甚广。

新闻推荐

莱州马山现天然人面海狮石, 一8岁女童从父亲相机里偶然发现

本报讯(YMG特约摄影师孙政黎)对称的丹凤眼,大大的鼻孔,撅起而张开的嘴巴,圆圆的头背部和平平的下颌……近日,莱州马山一块绝妙的人面海狮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拍照留念。...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流传莱州民间的名帖)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