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莱州市程郭镇东南部的唐家村三面环山,在胶东抗日历史记载中,有一段关于唐家村“血染石”的历史故事。时隔72年,遍体红斑点的血染石,静静地在那里诉说着当年抗日的悲怆往事。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保存这段史料,起到警示和教育后人的作用,记者走进了唐家村,有幸采访到当年血案的目击人———现年86岁的唐德喜老人,重温了那段铿锵的血泪史。
小山村成抗日武装隐秘驻点
唐德喜老人告诉记者,唐家村由于独特的山区位置,在抗战时期成为县大队等革命队伍的隐秘驻点。
1941年2月11日是元宵节,为欢庆佳节,正月十六晚上,邻村下董家村剧团到谷口村演戏。日寇的奸细混在看戏的人群里,在了解到各界抗日救国会(简称各救会)和县大队都住在谷口村和唐家村之后,便窜到掖县城报告了日本兵。半夜时分,县大队接到日军要来“扫荡”的消息,急忙组织部队和干部群众转移。拂晓,日伪军三百多人分三个方向扑来,他们在村外抓住该村村民唐吉行和县大队便衣战士戚经善,当场拷问,两个人宁死不屈、拒绝透露消息。由于鬼子问不出县大队、各救会和百姓们撤往何处,残酷地将二人杀害了。
因村民全部撤离,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便开始放火烧全村的房子。这一次,唐家村被烧毁房子三百四十多间,六十多户人家中仅有六户的房子未烧完。
日寇大扫荡,村民血染山石
唐德喜老人眼含热泪说,同年3月4日拂晓,日寇又一次包围了唐家村。因为事先得到情报,大部分人都进了山,村里只剩下十几个老人和小孩。鬼子把剩余的村民赶到村西的大石头上,鬼子站在四周,端着上了明晃晃刺刀的大枪,杀气腾腾。
一个鬼子小头目叫道:“你们这里是八路窝,你们说,谁是八路?”问了几次没人吭声,鬼子就把村民唐吉礼从人群中拉出来质问:“你村有没有八路?”唐吉礼斩钉截铁地说:“没有!”鬼子翻译上来问:“要有呢?”唐吉礼说:“要有,拿我顶着!”翻译凶狠地抽出刀来,朝唐吉礼脸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唐吉礼大骂鬼子和汉奸,被鬼子用刺刀捅死。杀了唐吉礼,鬼子又把村民唐吉耀和唐有亮从人群中拉出来,问:“这里有没有八路?谁是八路?”他俩都说没有,鬼子也把他俩用刺刀捅死。
见鬼子还要继续杀人,人群中已被鬼子刺伤的赵洪聚大喊一声:“跑啊,快跑吧!”带头向西跑去。这突如其来的喊声使鬼子和汉奸们怔住了。在这一刹间,被抓的群众一齐向西拼命地跑去。敌人一见群众都跑了,就边追边打枪。村民王永俐抱着3岁的儿子跑在后边,儿子被打死。附近的庙埠河村一个姓叶的农民在唐家村村民赵洪兴家做短工,在逃跑中被打死。乡上的通讯员小张被鬼子抓住,用刺刀捅死。村民唐吉太、赵洪积中枪受了重伤。唐吉安正赶着牲口驮草,在村外被鬼子碰上,鬼子在草上点了火,又将唐吉安一刀捅倒。
那次扫荡,鬼子共杀害村民6人、重伤村民5人。百姓的鲜血流淌在石头上。日寇退走后,村民只抬走尸体埋葬,因无人洗刷血迹,加上当年春旱无雨时期,也无雨水冲刷,血液慢慢地渗入到这块较松软的山石中,一年年的风吹日晒,使血迹颜色更深,形成了现在的“血染石”。
山涧“小鬼儿窝”见证日寇暴行
唐德喜老人告诉记者,村民赵洪聚的一声吆喝,被抓的群众一齐向西逃跑。在逃跑中,村民王永俐怀中抱着的儿子被敌人打了一枪。当时,孩子中弹时惨叫一声,猛地一挣扎,王永俐也摔倒在地上。他爬起来抱起孩子又跑了一会儿,见孩子浑身是血,肠子也流出来,已经死了。只得强忍悲痛将孩子放在逃跑经过的一处山涧独自逃跑。
敌人退去后,王永俐和乡亲们来收殓孩子的尸体时,眼前的情景把大伙惊呆了。凶残的鬼子和汉奸未追上大人,恼羞成怒、兽性大发,施暴竟施到一个死去的3岁孩子身上。他们用刺刀猛扎尸体,使孩子的肠子全部流出了体外,尸体惨不忍睹。
此后,每当村里人走到这块山涧时,就会想起孩子死去的惨状,心里就会有一种恐惧感。久而久之,就有了把山涧称之为“小鬼儿窝”说法,而这也成为日寇残暴的见证。
新闻推荐
近日,一群豆雁盘旋在莱州三山岛街道田间、湿地觅食。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爱鸟护鸟的淳朴民风,每年冬季都有豆雁在此栖息、逗留。YMG特约通讯员杜华禹摄...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