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入国家和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1月21日,烟台市农科院加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是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农(牧)业、农垦科学院共同参与的全国科技创新协作平台,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4月,烟台市农科院加入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将以共享科技资源、共建优势学科、承接国家省重大项目、联合科技攻关、共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内容。
2、组建烟台市农科院苹果创新团队
4月13日,烟台市农科院成立了烟台市农科院苹果创新团队,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烟台苹果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推广工作,收集分析国内外苹果产业及其技术发展新动态与信息,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力争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
3、刘学庆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4月28日,烟台市农科院副院长刘学庆研究员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4、烟台市农科院被授予“全省农业系统先进集体”
5月18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省公务员局联合决定,授予烟台市农科院“全省农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此次全省共有80个单位被授予“全省农业系统先进集体”,其中,地市级农科院仅有2个,烟台市农科院成为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
5、山东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级为山东省甘薯示范工程技术中心
2015年6月,山东省科技厅批准以烟台市农科院为依托单位的山东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级为山东省甘薯示范工程技术中心。
6、小麦新品系“烟农1212”创今年全省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6月22日,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在莱州市,对烟台市实施的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十亩高产攻关田进行现场实打验收中,烟台市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系“烟农1212”创今年全省小麦亩产最高纪录,亩产达809.13公斤。
7、烟台市农科院与德国拜耳公司签署第2个五年科技合作协议
7月21日,烟台市农科院院长朱波和德国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开发部总监HOL-GER先生签署了“山东地区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技术研究”项目合作意向书,是双方合作的第2个五年协议。
8、烟台市编办批复同意,烟台市农科院增设农业情报信息研究所、小浆果研究所、茶叶研究所、安全保卫处、基地办
8月4日,烟台市编办批复同意烟台市农科院内部机构增设农业情报信息研究所、安全保卫处和试验基地管理服务办公室,撤销畜牧研究所和试验农场、畜牧场;政治处更名为人事处;果树分院加挂烟台国际苹果育种中心牌子,内部机构增设小浆果研究所和茶叶研究所。烟台市农科院中层领导职数由54名调整为59名。
9、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徐沛然同志逝世
9月11日凌晨5时,烟台市农科院享誉全国的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徐沛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烟台逝世,享年93岁。
10、烟台市农科院制度体系构建工作基本完成
历时一年半的时间,修订完善了涵盖经济、科研、管理、服务、奖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26项,形成了新形势下具有烟台市农科院特色的制度体系。
11、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0月21日,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研究决定,批准在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是烟台市首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事业单位。
12、“烟农5158”选育与推广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1月4日,烟台市农科院高产广适优质高白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的选育与推广应用,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评审,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3、小麦品种“烟农999”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12月3日,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烟台市农科院小麦新品种“烟农99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14、联合创办的《土生金周刊》创刊发行
11月19日,由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主办、主管,烟台市农科院、烟台市农技推广中心联办,面向全市三农领域的《土生金周刊》(烟台晚报农村版)正式创刊,本周刊主要向广大农民提供及时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服务,宣传惠农政策,传递农业信息和市场咨询。
15、烟台市农科院被授予全省绿化模范单位
12月7日,山东省绿化委员会决定,授予烟台市农科院“山东省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16、成功举办烟台市农科院首届迎新年联欢活动
12月29日13时38分,烟台市农科院举办“爱洒农科,迎新欢歌”首届元旦联欢会。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白国强,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严涛,院长朱波、党委书记张善勇等院领导,退休老干部代表及全体干部职工180余人共同观看了演出。联欢会历时两个半小时,烟台市农科院职工自编自导的24个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意深刻。
17、烟台市农科院与烟台市供销社签署为农服务战略协议
12月31日,烟台市农科院与市供销社签署《为农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梁中,市农科院院长朱波等相关领导出席签约活动。此举将大力推动烟台苹果、葡萄、茶叶等重要农业产业水平的重点提升和重大突破;示范推广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的新技术与新成果,减轻烟台市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与应用,提升为农业产业服务的综合能力,实现农产品增效、农民增收。
18、烟台市农科院连续13年获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烟台市农科院在2003-2015年间,连续13年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19、与苏、皖、鲁三省的8家种子企业开展合作育种
开创性地与江苏、安徽、山东的8家大中型种子企业开展育种领域的深度合作,先后与江苏大华种业集团、安徽永民种业集团和山东立原种业签订了小麦、花生、玉米等学科的合作育种协议,十年内企业投入总经费将突破10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烟农系列小麦新品种在苏、皖等主推区的审定,以及品种权转让、开发推广和成果申报等工作。
20、牟平高陵试验基地建设基本完成
2015年,烟台市农科院牟平高陵试验基地完成了土地平整、田间道路修整、2500米田间灌溉设施铺设、1700米围墙砌建等基础田间工程,管理房与仓库地基建设工程基本结束。开展了育苗、大田作物繁种、土肥试验等工作。将有利于发挥烟台市农科院农业科研试验、技术示范与产业辐射带动作用。
21、形象改造提升工程完成
截至12月份,烟台市农科院形象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主要包括院大门东及门市房重新装修;院内餐厅前主干道路重新铺设;以及将规划混乱、设施老旧的儿童娱乐园统一规划与修整后,改建成新的旅游景点“福园”;设置高5.5米、宽10米的标志性宣传牌,打造烟台农博园新的游览景观带。
新闻推荐
虎头崖镇月季产业助力生态经济, 花卉种植面积4000余亩旅游总收入8000余万元
本报讯(通讯员邓永桂郑卫军YMG记者孙凤丽摄影报道)从莱州市区驱车西行约4公里,便进入滨海花城虎头崖镇,一辆辆载满各种花卉苗木的货车络绎不绝。花香变效益,美丽赢财富...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