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莱州 > 正文

莱山虎洞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来源:烟台晚报 2019-07-24 09:33   https://www.yybnet.net/

黑虎洞顶用石块砌成真定寺遗址前的方桥注意,这就是黑虎洞洞口!老虎洞南洞口(由内向外看)张国安撰文/供图

长期以来,老虎一直被当作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为人们所敬畏。在古代,胶东半岛也曾经是虎、鹿、狼等大型野生动物的乐园。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生态环境的变化,这些野生动物早已消失了,但它们曾经活动的证据,却被记录在史书中。据乾隆版《黄县志》之《纪述志》记载:顺治“十六年(1659),有虎至境内南山食牛畜。三月走入城北于家村卧伏园中,知县王作率民役射杀之”。如今,在崂山、昆嵛山、艾山和罗山等胶东名山上,都留下了以老虎命名的山洞。这些山洞究竟有没有老虎住过,大多已不可考。

在龙口的莱山,也有两个老虎洞。笔者此前曾在《莱山觅虎影》(见3月8日《烟台街》版)一文中,介绍过莱山的虎影奇观,并提及虎文化在莱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这两个老虎洞,人文及自然景观并存,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尤为引人入胜。前不久,笔者再次专程前往探访。

黑虎洞:历史实在悠久传说颇多迷离

在莱山东麓,院下村西面两三里路的山坡上,曾有一座相传创建于唐代的古寺,名为真定寺(又名莱山院)。康熙版《黄县志》载:“黑虎洞:莱山院中禅师栖养处,传有二黑虎蹲伏洞口。”“黑虎泉在莱山寺黑虎洞前石下。源泉南流绕寺门西,形如满月,长盈弗溢。味清冽,掬饮甚甘。”该志将“古洞(即虎洞)朝阳”列入“莱山四景”之一。后来,“虎洞朝阳”又成为了民间流传的“莱山八景”或“十景”之一。

如今看到的黑虎洞,是在真定寺遗址背后西北角,紧靠崖坡向下开挖并砌垒而成的一个人工洞穴。从外表看显得“土卡卡”的,很不起眼。洞口宽0.7米、长2米,高不足1米,下半部被泥土湮没。洞内地面低于洞外地面约半米多。人进洞内需要匍匐下行。

黑虎洞内高2.2米,宽3米,深3.6米,相当于一间面积不大的居室。洞口顶部,前后横砌几块长一米多的石条。洞顶用石头发碹。后墙、东墙均为开凿岩石而成,其它地方大部分用石块砌垒。在洞顶的石头缝中,有数处树根盘根错节。洞壁西北角有一个人工雕凿的巴掌大小的石窝,有人说这是古人用来放置油灯用的,但很浅,根本搁不住东西。北面和东面洞壁上各有一个不规则的小平台,可放置物品。

黑虎洞有点像早年北方修建于山坡上的地窨子。地窨子通常是在地下挖出长方形土坑,再打支架,覆盖土或树枝茅草而成穴式房屋,除了住人还可以当储藏室。有人考证过,著名作家、黄县人曲波写的小说《林海雪原》中,土匪头子座山雕在威虎山修筑的威虎厅,其实就是一个地窨子,只不过小说采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将其变成一个巨大的山洞。黑虎洞背风向阳,南面百米之遥便是山涧和黑虎泉,饮水无忧。其洞口狭长如一通道,因此两侧的墙壁很厚,冬暖夏凉,比较适合于隐居或修行。

听说黑虎洞内曾有石刻。笔者仔细搜寻,终于在洞西北角及洞口东侧岩壁上,发现了白花花的貌似石刻的痕迹。据说这两处石刻内容,分别为“饥餐松实挖葛填肚子,渴饮山泉舔露润喉肠”和“江山不改人心在,祸福无门自招来”。最早发现这两处石刻的,是家住莱子古国归城遗址上的龙口东和平村村民王怀岩先生。他曾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除夕之夜,独自攀登莱山并夜宿黑虎洞。传说这些字迹是唐代的黑虎禅师在洞中隐居时所刻。这一说法很难让人相信。说实在的,就算此洞筑于唐代,当年的石刻刻得再怎么好,也不可能保留到当代。因为洞内花岗岩接近于地表,风化严重,石质酥脆。从现有漫漶不清的痕迹来推断,原先刻字尺寸较小,且笔画深度也很浅。

有关黑虎洞的传说,可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可惜具体到开凿年代,史书无记载。康熙版《黄县志》载:黑虎禅师“居莱山麓下筑洞演法。时贞观十九年太宗东征经过其地,洞之东有二黑虎当路,军马莫敢过。顷刻驱虎至洞前,禅师呵之使退。因问东征之事,师曰:‘决胜!’至则果如其言,回即建刹,勅赐真定禅寺。至今洞址犹存”。据史书载,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亲统六军征伐高丽,从洛阳出发经幽州,并亲自到辽东城下督战。唐军先后破辽东城、白岩城、盖牟城,当势如破竹的唐军攻打安市城时,遭到顽强抵抗,竟止步不前了。连续多日攻城未果,再加上天气寒冷,草枯水冻,唐太宗只好于九月从安市城退兵回国。显然,唐王当年根本没来过胶东,倒是派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战船五百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并且东征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想必旧志所载只不过借这一事件进行了附会而已。

民间还传说当年黄帝来莱山时,曾与众神仙在黑虎洞内相会,故此洞也称“会仙洞”。这一传说的出处,是《史记》“天下名有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太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的记载。传说更不可考,对此只能姑妄听之了。

康熙版《黄县志》是龙口市现存最早的旧志,是知县李番于康熙十二年(1673)在明代崇祯十年(1637)黄县知县任中麟修编《黄县志》的基础上重修的。若黑虎洞的内容承接明代,则其历史至少有380多年了。民国版《黄县志》载:“真定寺,明天启间建……有石佛十八尊,传为唐以前物”。依这一记载及相关传说可以推断,真定寺有可能创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过。据院下村老人讲,祖辈相传,黑虎洞是当年修建寺院时,工匠们的居住场所。

凭什么推断黑虎洞的年代

在黑虎洞顶砌石中,夹杂着许多残砖断瓦,地上也有散落,但都破损严重。能否从这些残砖断瓦身上推断一下黑虎洞的年代?可惜在这些残砖上没发现花纹。残瓦属于小青瓦一类,在北方又被称作阴阳瓦,在汉代已独立使用,唐宋以后逐渐普及开来。笔者专门请教了烟台古建筑研究者解焕新先生。解先生认为,古砖瓦若有花纹或尺寸完整,或可作为断代的依据。从图片来看,这些残砖瓦的时代特点都基本消失了。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雨雪以及历代战乱和人为破坏,别说胶东,在国内真正的唐代建筑也极为罕见了。他认为,黑虎洞及方桥的构筑特点一般属于明清两代。从民国老照片上可以看到真定寺庙会的场景,其歇山顶风格的大殿也属明清建筑风格,与唐代毫无关系。根据史料记载,他进一步推断,唐代这里可能就有个原始的洞穴,明代修建寺庙时有可能将洞重修,用石头垒了一下。也有可能是清代修筑的。

笔者现场考察发现,黑虎洞顶夹杂着的残砖与残瓦,明显是与石块一起砌入的,不像是后来修补的,且砌建黑虎洞穹顶,与真定寺前面方桥穹顶所用的白灰膏完全一致。根据解先生的意见,结合现场考察,笔者认为:黑虎洞尽管可能在唐代就有雏形了,但眼前的洞穴为明代天启年间重建真定寺时砌筑的可能性最大,当然也有可能筑建于清代。至于方桥,应是建于明天启年间重建真定寺时。

莱山是胶东历史文化名山,也是著名的胶东抗战根据地。1938年8月,我党在莱山脚下的姜家店村创办了山东省最早的抗战报纸———《大众报》。印刷厂就设在院下村西面的真定寺内。院下村当年还是胶东第一兵工厂———圈杨家兵工厂的分厂所在地。当年,日本鬼子曾两次对院下村进行过“扫荡”。相传,黑虎洞曾经藏匿过《大众报》的印刷设备及报纸,躲过了日本兵的大搜捕。

老虎洞:一处奇险幽绝的避难所

沿真定寺遗址东侧的环山道,向南绕行两三里路,经黑石板沟、里涧沟等,便来到了老虎洞所在的山夼。山夼由南、北两条山沟组成。老虎洞位于南沟中海拔高度263米处。尽管盛夏季节草木疯长,给行进带来很大困难,但为了便于发现目标,我们还是选择了沿沟内上行。

向山上攀登了约两三里路,正疲惫不堪时,眼前突然出现一道断崖,将山沟拦腰折断。仔细观察,一块高达七八米、宽约五六米的巨大岩石,卡在山沟两侧。在巨石与两侧岩壁构成的两道裂隙底部,呈现一左一右两个洞口,这,便是老虎洞。老虎洞南洞口为三角形,底宽80厘米;北侧洞口太小,无法进入。按探洞惯例,为防止洞内有小动物,进洞前我试探着扔进几块石头,并大吼两声,见洞内没有回应,便手持电棒往里爬。当行进约4米时,南北两个通道汇合成一个南北2.3米、东西1.2米宽的洞厅。继续前行,一拐又进入一长3米的狭窄通道。通道尽头,顶部有一低矮的小洞,深约1.6米左右,有渗水现象。整个老虎洞结构呈“人”字型。洞底分布着一些碎石。莱山和胶东大多数山一样,属花岗岩结构。山上有许多花岗岩巨石叠加或掩映而成的天然洞穴,结构都比较简单。在莱山南麓的山前杨家和西林家村之间的北面山坡上,也有一处老虎洞,便属此类洞穴。本文介绍的这个老虎洞则不然,堪称胶东天然花岗岩洞穴中的精品。这个洞穴更为神奇的是,它有两层。抬头仰望,在洞厅左侧高3米处,有一块巨石横亘在两侧岩壁上,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纹丝不动。在巨石顶部有一高度大约3米的空间,形似“阁楼”。

莱山老虎洞地处深山幽谷,人迹罕至,加上洞口狭小、洞内黑咕隆咚又自带“阁楼”,可谓一处绝佳的避难场所。战乱年代遇到大的匪患时,山脚下的村民都习惯往山沟里跑。这要是进入老虎洞往这“阁楼”上一蹲,什么人也难找到。在第一次探访老虎洞时,我曾爬上去体验了一下,感觉很过瘾。不过这3米多高陡峭的岩壁,没人帮忙,一般的身手很难爬上去。早年我探访过的昆嵛山老蜂窝,也属于这种分层式结构,但不如这个惊险。莱山老虎洞带“阁楼”这一特点,又与罗山北坡的大圆老虎洞有得一拼。不过大圆老虎洞的“阁楼”是位于老虎洞洞外上面的丛林中。

多少秘密待解咱们下回再约

在老虎洞所在山夼的入口处,住着一户人家。远远望去,万丛绿中的红色瓦顶与周围的山光水色融为一体。这户人家的主人,是院下村79岁的王守宝老人。老两口孤守这里开荒种地,种植水果、饲养家畜,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已近40年了。这片被称为“石瓶前”的地方,因北面山坡上的一个叫“石瓶”的奇异景点而得名。在“石瓶”周围,还分布着“胡秫壳楼”、“小白鸡”等景点,光听名字就怪怪的。在“石瓶前”南面的山夼周围,又分布着水帘洞、将军石等诸多景点。王老告诉我,从他记事起,周围七里八乡就曾有多人因生活所迫在黑虎洞里面生活过。对老虎洞,他年轻时更是经常往里钻,听长辈说在洞中点柴禾,山西坡往外冒黑烟。他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个秘密:即在老虎洞尽头上方的洞中,还有一个朝北的洞口。洞口很小,一般人根本不注意,身体较瘦的人刚刚能爬着进去,但进去后就立马宽敞了。他年轻时曾手擎一支蜡烛,斗胆往里行进了四五十米,里面有好几处矮的地方需要爬行。想起老人们常说的洞中有蟒蛇的传说,眼看蜡烛快燃完时,他赶忙回返。

听了王老这番介绍,我既兴奋又懊悔,兴奋的是对这老虎洞的探秘,下一步又有活儿干了!懊悔的是,刚才在老虎洞里面时,没有对老虎洞尽头的那个洞口仔细观察。当征求王老对此洞成因的看法时,一句简单的“由水刷的”提醒了我。我一直认为老虎洞就是由山体崩塌形成。假设一下,远古时期,地质构造运动或其它地震等原因造成了山体崩塌,一些巨大山石滚入山谷之中,形成一处断崖。在断崖内部形成一定的空腔和裂隙。而雨后上面山谷的雨水渗入到裂隙和空腔内,经过千百万年的不断冲刷、侵蚀和搬运,使山体内的原有的裂隙及空腔变得愈来愈大,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模样。

告别了王守宝老人,回经院下村时,我又忍不住向街上的一位老人打听老虎洞的深度,他断然否定了王守宝老人的说法。顿时,我的心凉了半截。从地质角度讲,花岗岩的确不像石灰岩那样容易被水分解,因此在山体中很难形成较长的水蚀洞。笔者考察过的莱州马山马虎洞、艾崮山脉抓鸡山王母洞、艾崮山脉掇芝山驴鞍洞等一些由水侵蚀而成的较长的花岗岩山洞,人能涉足的长度一般都不过在十来米以内。那么王守宝老人所说的四五十米,究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还是掺杂了个人情感因素的误判?在胶东,像他说的“点完了蜡烛走不到头”,以及“洞这头点火,另一头冒烟”的传说并不新鲜。而当我再三向王老求证时,王老却一口咬定这个洞的确很深。老虎洞,我还会再来的!也许,答案就藏在下一次的探秘之旅中。

新闻推荐

莱州沙河镇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

本报讯(通讯员张艺凡YMG记者慕溯)昨日记者从莱州沙河镇获悉,实施“巾帼红”乡村振兴行动,提升广大妇女的文明素质和生...

莱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烟台历史上的今天2019-07-23 10:21
猜你喜欢:
来的是哪个布货郎2019-07-23 09:25
评论:(莱山虎洞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