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骥伏枥”来形容龙口市79岁的离休干部姜永祥再恰当不过了。自从1992年告别工作单位以后,姜永祥近20年的时间中,读书读报上亿字,撰写讲稿350篇,380多万字,义务宣讲477场,听众多达37万多人次,被人称为“红色宣讲师”。
走进姜永祥的家,仿佛走进了一座图书馆,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剪报和资料。近20年来,他积攒了近2000册书。这一摞摞、一捆捆的剪报、书籍不仅是老人的精神食粮,也是一场场生动宣讲的基础,姜永祥老人表示,只有深厚的积累、对党和国家政策的透彻理解,才能讲出通俗易懂的道理。
为了让宣讲报告更加生动风趣、贴近生活,姜永祥每天早上都会去菜市场、公园、社区,留心倾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我下乡搞‘社教\’的时候,曾经听一位房东大娘讲过‘抓驴面\’的故事,当时生活困难,只有在麦收的时候,一家人才能吃上一顿面食,一个媳妇为了让一锅面条多盛几碗,把面条下锅后,悄悄把驴放出去,让全家人去抓,等到驴抓回来,面条已经煮成了粥。”姜永祥在宣讲中讲述了这个故事,通过今昔对比,让听众在笑声中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姜永祥老人不会使用电脑,他的每一篇讲稿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近20年用完了40多瓶墨水。2002年11月14日党的十六大上午刚闭幕,晚上他就写出了一万多字的讲稿,第二天就走上了宣讲台。多年来,姜永祥的红色宣讲遍及胶东大地的山山水水。不论条件有多么艰苦,只要双方约好了时间,即使是倾盆大雨、暴风雪,他也会按时登台演讲。YMG记者魏琳
新闻推荐
9日下午,龙口市张郑北东海大道上发生车祸,有人被困车内,消防大队经过20分钟的救援,将被困人员解救出来。YMG记者纪殿国通讯员吕宗峰夏天摄...
龙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口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