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农忙时节。田野里,村民正忙着收获地里早已成熟的花生。连日走访,记者了解到,花生收获分挖、拔、摘多道工序,村民收获有的用手拔,有的用镢挖,更有的开着机械入了田,一个人、一台车就能干60个人的活。
昨日上午,记者在龙口市洼东村村头花生地看到,几位种植花生户身穿长袖装、头戴宽沿帽,正在地里分工合作,他们有的拔花生,有的用手摘花生果。“看着巴掌大小的一块地,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完。”才干了一会儿,种植户张淑芬就累地大汗直流,她气喘吁吁地说,“坐着摘花生果,看似轻松,实际上也挺累,被太阳晒得头晕,一天摘的花生果也不多。”
花生收获,劳筋累骨早是惯例,然而随着机械普及,事情发生了转折。“如今,花生收获也实现了机械化。”站在地头的龙口市农机局业务科科长庄嘉玉指着从远处驶来的车辆告诉记者,以前这里花生收获除了人工拔就是用花生挖掘机收获,花生摘果还需要人工完成,但如今,花生收获真正实现了机械化,这台机械就是龙口市重点示范推广的花生联合收获机。
随着花生联合收获机进入农户花生地,一簇簇的花生株,有序进入收获机“嘴巴”,链条犹如一条“食道”,将花生株咽进“胃部”,在“胃部”花生果被打落,并进入储存仓内。“它比以前的花生挖掘机要先进多了,省事、省工又省力。”庄嘉玉说。
花生联合收获机,工作效率有多大?庄嘉玉扒拉指头算了一笔账:一台联合收获机一小时能够收获2亩地,而人工收获1亩则需要4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算8小时,则机收工效提高了60倍。假如,全市的4万亩花生全部采用联合收获,仅此就可节省15.5万个工作日。同时,按当前工费价格计算,农户每亩可节省费用200多元,全市节省下来800多万元。
花生联合收获机隆隆跑过,洼东村村民田少龙立刻奔入地里,查看收获情况。他用手扒拉开四周稀松的泥土,却未发现一个落果。“看这机器不大,收获花生是又快、又干净,每亩收160元,值﹗”田少龙欢笑着,发动起地头的三轮车,准备装果成袋拉回家。
据了解,早在1991年,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援助项目,龙口市就引进了玉米联合收获机、花生联合收获机等多台机械,并将诸由观镇冶基村作为项目试点村。后因多种原因,花生联合收获机等作业一度“搁浅”,花生种植管理,仍然延续传统的人工种植管理模式。如今,随着小麦、玉米、士豆、大姜等机械化作业程度越来越高,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再次提上日程,成为该市农机部门推广的重点之一。
“目前,龙口市农机部门积极采取政策优惠、资金鼓励、强化服务等多项措施,全力推进大姜、土豆、花生等机械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庄嘉玉说,科技种田已成为大势所趋,农户应该多尝试新技术,而不应该一味沿用传统老路子。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张建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初阳)9日,龙口市5名钓鱼爱好者在桑岛附近水域垂钓时,因所乘渔船发生故障遇险,后经龙口海事处组织救助,险情得以排除,5名人员全部获救。当天12时...
龙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口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