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里的污水外溢,我们苦恼好多年了……”昨天上午,家住龙口市东莱街道辖区内的站北文教综合家属楼的刘老师,看着楼前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接近收尾,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刘老师告诉记者,站北文教综合楼建于1983年前后,是龙口城区较早建设的住宅楼之一。“房改之后,房子归个人了,相关的配套设施维修没有单位管了,麻烦也随之而来。”由于年久失修,这里的污水管道一出现破损就污水四溢,夏天臭气难闻,冬天结冰难行。
不久前,东莱街道通过普查了解到这里的情况后,列入背街小巷改造计划,从月初开始勘察设计施工,如今,这个由街道办事处出资10多万元的工程已接近完工,文教综合楼周边的上百户居民都将受益。
在一米多深的工程沟里,施工人员正在为排污管道进行最后的保温处理,东莱街道村镇办主任解云波一边和大家探讨施工技术,一边帮着干活。忙里偷闲,他对记者说:“像这种‘无主\’住宅小区的背街小巷难题,我们今年解决了一大批。”据介绍,东莱街道辖区是龙口市黄城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较为齐全,但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部分小区出现设施老化、失修的现象,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不便。早在今年2月,街道研究决定,对街道敬老院改造、竹园东路、一中北路、崇实街东段和24条背街小巷进行整治、维修。
“由街道出资整修之前,这里一直是土路,尘土飞扬,坑洼不平。”下午2时许,记者在解云波引领下,来到龙口市区东北角的北关小区,两栋居民楼前刚竣工的水泥路面异常整洁。“这两栋楼开发完之后就没人管了,100户居民十多年一直走的是土路。”解云波说,虽然只有两栋楼他们也没有忽视。这次背街小巷整治维修,可谓精打细算:对那些花几百元、几千元就能解决问题的,他们通过城管等部门尽量全面地收集上来,以统筹安排,不遗忘每一个角落。
“民生工程不分大小。为了整治24条背街小巷的管道、路面和路灯等设施,东莱街道今年已经花了80余万元。”街道党政办主任张建军说,小到一块行道板的更换,几平方米破损路面的修补,只要群众有反映,街道都马上安排专人进行维修。
“小问题其实一点不小,都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东莱街道大店小区的居民刘凤香说,以前她家的路口没有路灯,晚上下班回家一抹黑,今年街道在长达近1000米的小区东侧安装了路灯,居民晚上出行再也不用担心了。
YMG记者夏红尧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通讯员王连训)济宁人田某驾车撞死人后逃逸,隐藏在龙口某建筑工地随岳父打工。日前,民警前往侦查,外地口音暴露其身份,被抓获归案。今...
龙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口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