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1日讯(YMG 记者高少帅通讯员韩思扬摄影报道)昔日垃圾随处倒,如今请进处理厂。近日,“2011年烟台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龙口市采访时发现,该市16个镇街区全部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将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实行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农村的卫生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在龙口市诸由观镇东尚家村村口,采访团一行见到了村里的保洁收集员尚振光,他正骑着一辆三轮车挨家挨户“收垃圾”。尚振光告诉记者,今年7月开始,他成为村里的专职保洁收集员,每月近五百块钱的工资。“我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各家的垃圾收起来,然后把几条主要路街的卫生收拾一下。”尚振光说。
东尚家村有近200户村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千斤,收集的垃圾怎么处理?“收集后全部放进地埋式垃圾箱,由镇上的垃圾清运队伍统一拉走。”尚振光领着记者参观在村南头的一处地埋式垃圾箱。记者看到,垃圾箱容量在8立方米左右,箱口直径近半米。“倒完后把盖子一盖,基本闻不到味道。”尚振光说。
在龙口,像东尚家这样的村有600多个,全部实行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龙口市新农村办公室主任吕吉声告诉记者,龙口市今年开始实施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按照500户以下的行政村建设1处的标准,在每个村建设1-3处标准为8立方米的地埋式生活垃圾收集箱,并按照每60户配备1名清扫保洁收集员,对村庄卫生实施划片保洁、垃圾到户收集,实现了村庄卫生全日保洁、垃圾分类收集运输。
“村里的垃圾统一运到镇上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吕吉声说,龙口市16处镇街区全部建设了垃圾压缩中转站,统一组建了垃圾清运队伍,每天将村里垃圾箱的生活垃圾清运至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
在龙口市诸由观镇通海路西侧,记者来到了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在压缩车间,一辆装满垃圾的运输车,将数千斤的垃圾倒入压缩机的料斗内。只见操作员柳春财按下按钮,垃圾瞬间被压缩成一个“大方块”。
“压缩机压缩的比例为1:4.5,可大大减少垃圾体积。”吕吉声说,压缩后的垃圾由垃圾转运车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压缩后不仅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运输过程中不会撒漏,造成二次污染。”
为方便压缩中转站及时转运,龙口市还投资636万元,配套购置了8辆中转站垃圾转运车和4辆吸污车,定期对中转站的压缩垃圾和渗滤液进行收集。不仅如此,龙口市正准备对垃圾场进行扩容。目前,前期的立项、设计等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明年初将开建。“到那时,我们的城市将更靓,街区也将更美了。”吕吉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龙口记者刘颖YMG 记者姜乾)昨天,龙口市保安服务公司王强来电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有一位好人,他救人后不留姓名,最近才被同事们知道。”王强说的好人,...
龙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口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