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烟台市出台《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5000家,全市50%以上的农户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创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家。
专业合作社达3000多家
昨天,位于莱州金城镇的烟台丰盛食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又一批生猪销往文登市场。合作社负责人徐德尧介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合作社带动了金城、文峰、程郭等乡镇的200多户农民发展畜牧业,目前存栏种猪达5000余头。预计到明年底合作社养殖户将达到300户,生猪存栏达到上万头。”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的组织,也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最基层组织。”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张义海说,多年实践证明,合作社是实现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烟台市成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6个地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市之一。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3000多家,年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50多亿元。莱阳河洛奶牛养殖销售服务合作社、龙口市海纳水产合作社、牟平富硒苹果合作社等6家单位先后被农业部确定为试点单位。
“这3000多家合作社涵盖了种植、养殖、农机农技、特色产品、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是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张义海介绍,当前烟台市合作社领办主体多样,包括能人大户、村组干部、龙头企业、经营实体、涉农组织等多种形式。
烟台市合作社还在起步阶段
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使农民由弱者变为强者。近年来,在上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烟台市合作社蓬勃发展,并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各类合作社将分散农户集聚在一起,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张义海说,去年以来,农超对接是一个热门话题,而话题的着力点聚焦在合作社上。当前,烟台市众多合作社具有规模经营优势,为卖场、超市提供了稳定充足的货源,大大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据了解,烟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范围也由产中服务为主向产前、产后服务延伸,由简单的信息、技术服务发展为农资供应、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配套服务,涵盖了农业生产各环节。但不可否认的是,总体上烟台市合作社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内部发展和外部环境都面临一些问题,许多合作社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服务效应。”张义海说,从出资额度上看,全市合作社既有农户间出资不足万元的小型合作社,也有区域内农户整体联合出资达到几十万、上百万大型合作社,社与社之间的差异较大,真正的服务职能还有待完善。
实力强的合作社可优先贷款
可以预见,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在今后一段时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日前,烟台市出台《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今后,全市将围绕果品、蔬菜、畜牧、海珍品、苗木花卉五大农业产业,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合作社,适度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推进成立服务型合作社和引导合作社之间开展联合与合作。”张义海说。
据介绍,烟台市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和落实税收、用地优惠政策。其中,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合作社,积极指导其办理减免税手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重点农业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合作社发展相结合,对验收认定合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优先予以安排。
同时,还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信用等级评定范围,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信贷授信额度。对于获得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或受到县级以上政府奖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适当提高相应的信用资质评级档次,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等激励政策,解决合作社贷款难问题。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孙文颖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石文昊鲁燕汶姜继源YMG记者夏红尧)初春伊始,龙口市黄山馆镇将多项农田水利建设列入为民实事项目,在去冬今春已经投入近百万元的基础上,计...
龙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口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