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夏红尧通讯员文昊盛泰继周正滨)近日,龙口市向社会公布了该市今年惠民十项实事,内容涵盖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新区明德学校、新建人民医院等多个计划投资过亿元民生大项目及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等普惠性政策引来群众的一片喝彩。在龙口,源源不断的惠民政策和民生工程正快速造福于民,“幸福龙口”城市品牌脱颖而出。
加大惠民政策力度,让群众有“福”可享。为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该市本着“积极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惠民政策提标扩面上下功夫。去年,该市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市10万城乡居民享受到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该市财政用于发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总额达到5416万元。该市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更是舍得投入,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2300元,城市低保每人每月400元,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4.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有“福”均享。该市在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逐年扩大救助范围,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实现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病种住院认定费用100%报销。在劳动就业方面,该市将稳定就业作为群众增收主渠道,广泛开展失业职工、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培训,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就业招聘活动,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0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1.5%以下。
丰富便民服务举措,在优化群众办事环境方面,该市在所有窗口服务单位组织开展了作风建设活动,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避免了群众办事“折返跑”的现象;深入推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清理审批事项、缩减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入手,提升办理的速度和质量,先后清理审批事项610项,取消83项,压缩审批环节198个。
新闻推荐
龙口黄山馆镇深入开展“三包”工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创新社会管理促和谐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龙口市黄山馆镇,亲身感受作为落实社会管理最基层的乡镇政府,机关干部到群众门前搞“三包”的社会管理创新做法。包村到户、说了包做、包建包管...
龙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口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