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小麦成熟的季节,但走进龙口市诸由观镇郝家村,本该金黄的土地上却是满目绿意,这一片片绿就是郝家村的致富法宝———韭菜。
郝家村位于龙口市工业大镇———诸由观镇,村里都是丘陵地,没有企业,村集体收入不到6万元,但郝家村却是该镇公认的小康村,要说与其他村最大的不同,就是郝家村家家户户都种韭菜。村党支部书记、49岁的郝志贵告诉记者:“我们村189户,90%以上都干这一行,韭菜一茬茬地长,钱就一茬茬地来,我们村就是靠这个致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郝家村种韭菜要追溯到解放前,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和改良,如今郝家村的韭菜以白长、叶色浓绿、叶片宽大肥厚而长、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一到收获的时节,村里就聚满了收韭菜的商贩,“从没愁过销路,每出一茬韭菜在当地就消化了,实在是供不应求”,郝志贵笑着说道。
悠久的种植历史,也让郝家村每个人都成了种韭菜专家,陪同记者采访的郝书记家里也种了几亩韭菜,“11月底扣棚,腊月初十左右出第一茬韭菜,每20天一刀……”,一提起韭菜种植,郝志贵就打开了话匣子:“郝家村的韭菜最好的就是头两茬,白高叶亮,分量也足,最好的韭菜地每米产值就能达100元。”他还告诉记者,最后几茬韭菜白短,当地人不喜欢,放在以前就不割了,但在买卖过程中他们发现前来收购的外地人偏爱白短的韭菜,郝家村人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额外的销路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郝家村韭菜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韭菜这种需要大量农药的作物越来越不放心,“郝家韭菜”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销量一度下滑。这时的郝家村人,把目光转向了无公害种植。他们专门邀请龙口市蔬菜站站长董美芹到村里传授经验,并“强留”了蔬菜站一名工作人员常驻村里,有了专业人员的指导,郝家村人放弃了沿用多年的高残留农药,取而代之的是可快速分解的无残留农药,并专门购买高温发酵的沼液作为肥料,改良后的“郝家韭菜”在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质量检验中,所有检测指标均合格,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有了过硬的产品,今年他们又联合蔬菜站创立了“菜籽花”绿色品牌,“郝家韭菜”的名头更响亮了。采访的最后,郝志贵告诉记者,眼下韭菜正处在养根时节,一直到8月上旬都不再收割,为的是冬天的丰收。念活了“韭菜经”的郝家村人厚积薄发,郝志贵看着一亩亩绿油油的韭菜,眼中充满了希望。通讯员王克庚周乃山李兰卫YMG记者刘军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 龙口“三有一化”打造乐居社区
本报讯(YMG记者刘军YMG龙口记者王文武谭亚琳通讯员吕维森)连日来,龙口东莱街道松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孙乃德异常忙碌,他正根据该市“城市社区居委会建...
龙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口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