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中小企业局获悉,2007年以来的三年,是全市民营经济克服重重困难、经受住严峻考验的三年,是发展活力空前释放、不断向新的目标攀登的三年,是得到社会关注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三年。一组数据可以显示出烟台市民营经济突破发展的巨大成就———
从规模总量看,民营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2009年全市民营企业和从业人员分别达到22.1万户和221万人,分别比2006年增加5万户和30万人;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01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逼近1万亿元,上缴税金、利润总额分别达到251亿元和750亿元,均居全省第一。
从层次水平看,民营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提升。2009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民营企业达到50家,其中过百亿元企业3家,形成了10多个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其中过1000亿元的1个,过500亿元的4个;涌现出20多个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产业镇街以及一大批民营经济专业村。三年来,民营企业共获得驰名商标21件、著名商标117件,总数达到28件和237件,分别占全市的87%和95%。
从机制活力看,民营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优势。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治理机构不断完善,三年来新增上市公司10家,总数达到19家,新募集资金129亿元,是2006年以前融资总额的4倍多。三年来新增担保机构32家,总数达到67家,累计担保金额由50亿元增加到147亿元,先后建立起30个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从地位作用看,民营经济发展达到了新境界。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6年净增1322.5亿元,其中民营经济贡献了1148亿元,占到86.8%。三年累计解决就业30万人。YMG记者刘新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赖皓阳通讯员李其波姜波)记者今天获悉,作为烟(台)海(阳)高速公路起点的轸格庄立交,因施工需要,将自12月1日起至明年5月上旬进行封闭施工,一期封闭期间观...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