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的圣火昨晚徐徐熄灭,17名烟台健儿在本届亚运会上共收获了8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8块沉甸甸的金牌,一个不错的成绩,全面展示了烟台健儿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新时期烟台精神的最好诠释。然而,金牌熠熠生辉的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烟台市的全民健身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体育人口的数量和素质还需大幅度提高。亚运会的八金,犹如一个个醒目的闪光点,为烟台体育的发展标识出了一条新的航迹线……
骄傲:八枚金牌个个沉甸甸在广州亚运会上,烟台运动员分别在自行车、举重、帆板、射击、手球和篮球等项目上拿下8枚金牌。在这8枚金牌里面,有王莎莎(女子手球)和张兆旭(男子篮球)的团体项目,也有姜帆、刘春红、孙萨萨和魏宁等在个人单项比赛夺魁,烟台健儿在本届亚运会上取得的成绩含金量十足。其中,姜帆在女子自行车3公里追逐赛(伦敦奥运会已将个人项目调整为团体赛)、刘春红的举重、孙萨萨的帆板以及“姐妹花”魏宁、魏萌的飞碟双多项射击,这些项目他们所处的项目都是我国在世界上领先的强项,国家队内部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他们在比赛中表现了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心理素质都经受了大赛的锻炼,在国家队中的主力位置将得到进一步巩固。28岁的射击运动员魏宁和21岁的妹妹魏萌一起夺得女子双向飞碟团体冠军,并获个人赛金牌,这是她首次获得综合性运动会冠军,实现了自身的突破。20岁的场地自行车冠军姜帆在比赛中连破亚洲纪录,表现出很好的上升势头和潜力。奥运冠军刘春红更是轻松拿去亚运三连冠,她直言,两年后她要在伦敦奥运会上继续破纪录拿金牌。孙萨萨在十多轮的帆船RS:X角逐中,以非常明显的优势夺魁,显示她出色的能力。伦敦奥运会,这几位烟台姑娘均是中国代表团冲击金牌的主力。如果她们发挥出色,在两年后的伦敦奥运会上,烟台健儿收获6枚奥运金牌完全是有可能的事情。
隐忧:冷门夺金折射出不足此次17名烟台健儿勇夺8金的成绩相当不错,但令人遗憾的是,广州亚运会除了张兆旭在群众参与度较高的男子篮球项目里面摘得金牌之外,其他金牌项目在群众体育中开展得并不算普及,有些甚至几近“孤家寡人”。这种冷门夺金的现状,折射出烟台市有效体育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欠缺。
650万人口诞生8枚金牌,这种比例即使在体育高度发达的日本和韩国也算是高的。然而,我们的体育人口数量和质量与我们的近邻相比又是什么差距呢?烟台曾是名扬天下的“田径之乡”、“篮球之乡”、“足球之乡”,曾拥有多名颇具知名度的金
牌运动员,但目前我们在中国田径队、中国篮球队和中国足球队中的队员却是凤毛麟角,此次亚运会只有张兆旭一人依靠不寻常的篮球之路夺得一枚金牌。尽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不等同,但竞技体育离不开群众体育,随着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体育必将回归本位———竞技体育也必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再回到现实。纵观我们目前的体育人口现状,似乎还面临不少的问题,比如:偶尔健身的多,长期坚持的少;中老年人健身的多,青年人活动的少;“马路场所”多,专业场地少;健身活动友谊氛围浓,竞技气氛少……这些问题的存在,注定了我们只是“大”,而不是“强”。
近年来,烟台市提出了由“体育大市”向“体育强市”迈进的奋斗目标,各级体育部门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扎实工作,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比起其他城市在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大众群体项目中的优势和强势,烟台体育向上发展还存在相当大的空间。希望:烟台贡献“张兆旭模式”张兆旭是广州亚运会上为数不多的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经过职业化培养的运动员。在运动员发展培养模式上,张兆旭可谓趟出了一条新路,他的成功或许能够给我国在职业运动员的培养上提供一点思路。
2002年之前,1987年出生的张兆旭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他是一名在学校里面成绩第一的好学生。在02年夏天以健身为目的接触篮球后,张兆旭表现出了极大的运动天赋和发展潜力。2005年,他在经纪人的运作下前往美国,并在一所学校学习,同时作为加利福尼亚极限队球员参加美国业余体育联盟的比赛。2009年,身为大学生的张兆旭开始参加在美国篮球人才基地的大学生体育总会篮球联赛,并在今年的盖帽数据榜上排名第二。这份成绩引起了中国国家队主教练邓华德的注意,将其招进国家队,随后张兆旭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国家队站稳了脚跟,相继参加世锦赛和亚运会两项大赛。
北京奥运会之后,国人在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方面都有质的改变,竞技体育方面,往职业化、市场化发展是中国体育未来前行的主方向。而中国网协针对郑洁等4名优秀女选手推出的培养新模式,被外界称之为“单飞”,即郑洁、晏紫、彭帅、李娜开始脱离“举国体制”的“圈养模式”,以个人身份参赛各项职业赛事。与此同时,这4名运动员的所有参赛费用也都将由个人自理,中国网协不再负担她们的训练、比赛、生活、医疗等任何开销。从实际情况来看,“单飞“后四朵金花实现了中国网球在各项国际赛事中的巨大突破。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是有巨大生命力的。
张兆旭的发展模式与女网的“单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诚然,在现有条件下,这种模式的推广还存在太多的局限,但年轻的张兆旭用“三级跳”的方式,再一次证明,传统培养模式外还存在其他的路子,尽管张兆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张兆旭模式”或许是烟台体育除了一枚又一枚的竞技金牌之外,对中国体育奉献的另一枚“金牌”。
姜帆
刘春红
魏宁(左)、魏萌
孙萨萨
张兆旭
新闻推荐
在金融产品与形式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市民常常因对金融产品知之甚少而迷惘,甚至在使用金融产品过程中因缺乏知识而遭受损失。11月28日上午,在芝罘区文化广场...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