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4日讯(通讯员周可明YMG记者牟涛摄影报道)记者获悉,今年以来,烟台市海洋渔业、海事、公安、边防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大规模海砂资源保护执法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7月份至今已经连续4个多月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非法采砂行为。
暴利:一晚收益30万元
“烟台市到目前只有海阳和长岛有两个企业机构具备开采海砂的合法手续,所查获的非法采砂船主要来自外地。”中国海监烟台市支队副支队长宗绪斌说,烟台市海域非法采砂船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非法采集海砂绝对是暴利,一晚上的收益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宗绪斌告诉记者,目前查获的非法采砂船排水量基本上在千吨以上,最大的一艘排水量达到6000吨。以排水量6000吨的采砂船为例,一晚上采砂3000吨,每吨可卖60元,除去成本,纯利润可达30万元以上。
危害:破坏渔业资源
“非法采砂危害很大,首先破坏的就是渔民赖以生计的渔业资源。”宗绪斌介绍,烟台市非法采集海砂比较集中的地点主要是蓬莱、长岛之间的部分海域和莱州浅滩,这两个地方是许多经济型鱼类、虾类、蟹类回游产卵的地方。“这就相当于鱼虾们的‘育婴房\’,一旦遭到破坏,那会对海洋资源产生严重影响。”
今年已经70多岁,打了几十年渔的莱州渔民侯俊信对此感触颇深:“前几年挖沙挖得厉害的时候,海水
都是浑浊的,大鱼还可以跑,小鱼直接就被浑浊的海水呛死了。”
除了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对海底地貌的破坏也严重影响着陆地的地貌。“把海底的海砂挖走后,海岸上的海砂不断向大海深处补充,会加剧对海岸的侵蚀。”宗绪斌说。
整治:最高罚20万元
“根据规定,非法采砂情节严重的,最高将被处罚20万元。”宗绪斌告诉记者,因为海洋渔业部门只能对非法采集海砂的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但与高额的非法利润相比,行政处罚已经不能对违法采砂人员起到震慑作用。
“今年5月份,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集中整治非法采砂活动的通告》,海洋渔业部门联合公安局、边防支队、国土资源局、海事局、港航局等10个部门开展了‘碧海2010’专项执法行动,查获非法采砂案件17起,先后查封扣押非法采砂船17艘、采砂机械、车辆4台。”宗支队长说,通过集中整治,目前烟台市的非法采集海砂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海监机构对每起案件违法当事人处以最高限额20万元罚款行政处罚的同时,公安机关先后对50多名非法采砂主要涉案人员实施了刑事拘留,检察机关批捕在押15人,取保候审17人,目前正按照司法程序进入法院判决阶段。
新闻推荐
烟台市对11月份在保的城乡低保户发放临时性生活补贴, 每人不少于50元
本报11月24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刘志坚)记者今日获悉,为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烟台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下发通知,对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性生活补...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