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来,烟台创新风头更劲、捷报频传:迈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先后取得各类科技成果761项,1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69项获省科学技术奖,连续四年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列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95项,争取资金4.42亿元,是“十五”的两倍多。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77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96%,比2006年提高了11.17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一五”任务目标。
■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大胆探索。以企业为主体,趟出创新新路径;以园区为载体,汇聚创新资源。目前,已形成七成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八成以上科研经费来自企业,九成以上科技成果来自产学研结合的“七、八、九”科技创新格局。今后,烟台市将以开放和园区为载体,开辟集聚发展带动创新突破的新路子。
■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为激活“创新基因”,构筑创新“磁场”,烟台千方百计“引”、加大力度“育”、激发活力“用”,使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34.9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占到了70%,人才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烟台市致力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2010年启动实施了科技创新“六个十”工程。扶持以科技项目为载体的十大科技龙头企业、十个成长性创新企业、十个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十大科技园区和十大科技应用技术、十名科技领军人才。2010-2015年,市财政将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和“六个十”工程建设。
详细报道见3版
新闻推荐
烟台“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 , 2.1万名“老工伤”人员将受益,明年1月1日起执行
本报12月9日讯(YMG记者夏丹通讯员李春鹏巴磊)记者今日从市医疗保险事业处获悉,为保障老工伤人员合法权益,减轻用人单位负担,明年1月1日起,烟台将把全市“老工伤”人...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